第四十九章、什么是“道理论”?(2 / 3)

十五,其排序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后天八卦起源于黄河上游,应该在今天京广线以西,即今天河南西部、山西、陕西、甘肃这一区域,这里是文王八卦的发源地,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人文、宗教多元文化政治分封制度的根。

邵雍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得出“本诸天道,质于人事”的结论。程颢、程颐兄弟依据邵雍“本诸天道,质于人事”的思想得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理便是天道也”的学说。又说“理无形也”、“无形为道”,“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这便是他们的理。在他们这里“理”和“道”是同等的概念。

这是中国理学的根。无论二程兄弟还是朱熹他们的理学文化观念始终也没有脱离这几个字。为什么?就因为在他们这里“天道”与“天理”是同等的概念。

那么什么“天道”与“天理”?这还要从邵雍分裂的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说起。伏羲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它以乾坤定南北,坎离定东西,是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左为东为离,右为西为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故先天八卦数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是一个内循环的数,它的序数对宫相加之和为九数。中间数为0,又代表五或十。0象征着宇宙的元气,是生死同耕之地。先天八卦演变过程中,首先是阴阳太极,其次是生两仪,两仪四象,四象生八卦,形成宇宙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那么先天八卦怎么又与朱熹的理联系到一起了呢?怎么成了凡啥事先讲理,不管你是人是物,是物是神,是神是鬼,凡事先讲“理”了呢?

从朱熹讲理开始。那么理哪来?从太极循环而来,从外部引动内部发生变化规律而来,从内部变化引发外部发生改变而来,而这个内外互生互斥的圆周循环变化规律就是“天道”,天道循环,因果变换,这个变来变去的天道便是邵雍、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之流认定的“天理”,这个天理来源伏羲八卦的天地是一个内外互生互斥循环变化规律,乾坤定南北,坎离定东西。

从此邵雍、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之流算是找到了说理的理论原理了,找到了开文化历史倒车的理论依据了,彻底把中国文化开上了返程的倒车,向周朝之前的文明进发。可以说邵雍、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之流给中国古典文化造成的创伤无法用文字形容,彻底把中国文明送入封闭的政治、人文、宗教环境中去了。

其后果是明朝之后中国文化再无开明、开放、进步可言,完全彻底地回到周代之前的水平,甚至还不如殷商时期的政治、人文、宗教开明、开放。为什么?因为说理、讲理、讲道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没理,不讲理,没有道理。

中国人凡事讲理,又不讲规矩根源就在这里。

因为“理”是圆的,天理更圆。讲理讲到底就是从转一圈回到原点,这里是0,是没理,不讲理和不讲道理。中国人讲理不讲规矩就在这里。因为规矩是清晰明确的群、环、域、模、线性、多项式等形式,你要讲规矩就要进入三维多边界空间,抛弃混淆的、没边、没角、没线、没模的圆形阴阳论,这样一来,伏羲八卦天理就没有生存空间了。这样宋前文化就要重新启用,而宋前文化讲仁义道德,讲规矩,讲礼仪廉耻。那么,如果回到宋前孔子的“道德论”上去,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无端无理南侵的无赖行径就法从文化理论上对抗,出于民族自身生存的理由,在外部侵害、欺凌、攻击的压力环境下,文化发生变更在所难免,抛弃孔子不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