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四、武将的态度(3 / 5)

长歌落日圆 卜荣云 5902 字 2021-08-10

了寇准一眼,说“大人这是为什么?怎么不喝了?”

寇准说“大人,这酒先留着,等我们胜利了再喝。”

毕士安说“大人今天可是大胜呀。”

寇准说“等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再喝。”

毕士安看了看寇准,举起酒杯说“好,老夫就祝大人建立不朽功勋,把这杯酒喝了,凯旋之日,再喝剩下的酒。”

寇准端起酒杯,与毕士安碰了一下,一仰头,将酒喝了,拿起大氅,披在身上,举手抱拳道“多谢大人赐教,寇准走了。”

说罢,不等毕士安回应,寇准抬脚就走,出了毕府。夜色茫茫,天上,挂着一轮明月,清冷,光亮,地面上的积雪月亮一样白,反射着清冷的光芒。

这天,赵恒又召见了王继英,赵恒知道,寇准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再逼他亲征。他很清楚拒绝亲征是不可能的,寇准绝不会答应,他现在做的就是拖,但这终究不是办法,能拖到多久呢?寇准一定不会让他拖很久。听说寇准下朝之后直接去了毕士安家里,还联系了高琼,王显、石保吉,李继隆等武将,他们去干什么?无非就是商量亲征的事,这将又是一次逼迫,文武群臣都主张亲征,自己还有什么话说?

思考再三,赵恒派人把王继英叫来,毕竟还有第三条路,而且他越来越觉得第三条路切实可行了。

因此,一见到王继英,赵恒就说“王卿家,你说契丹人是不是真心和谈?”

王继英说“依臣看来,应该不会有假。”

赵恒说‘何以见得?’

王继英说“据臣所知,契丹皇太后本来就不想打这一仗,她只是想通过这一仗,来达到和平的目的,彻底消除战争。”

“是吗?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打进来?派一个使者来商谈,不就行了吗?”

“请问皇上,就来一个人来商谈,向我们索要土地,你能答应吗?”

“当然不会答应。”

“是啊,不仅不会答应,还会向他们索求燕云十六州。”

“对呀,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中原的领土。”

“所以,光商谈是不行的。”

“所以,他们就率军来夺取?”

“臣想他们是想以打促和。”

“以打促和,这是什么道理?他们若真想谈判,朕就跟他们谈判,只要他们退兵,什么都好说。”

王继英说“皇上真想和谈,臣愿意帮陛下联系。”

赵恒说“好,卿家就去联系王继忠,请他多在契丹皇太后面前说明朕的和谈之意,如果和谈成功,朕一定好好赏赐你们。”

王继英说“为国家尽力,是臣子应尽的职责,不过,臣还是要请求皇上早点亲征。”

赵恒说“既然要和谈,何必又去亲征?”

王继英说“契丹人要以打促和,皇上当然也要以打促和,只有武力相抗衡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和谈,不然,在武力的威逼下,那只能呈上降表了。”

赵恒说“言之有理,朕绝不做投降的皇帝。”

王继英说“皇上这么说臣就有信心了,臣建议,如果和谈,请仍然用曹利用为使者,他一定不辱使命。”

赵恒说“朕也相信他,上回他就做得很好。”

找到了第三条路,赵恒的心轻松多了,他拿出王继忠的书信又看了两遍,心里想着如何回应契丹人,对于契丹人索求的关南之地,这是万万不可答应的,他不想让太祖,太宗用鲜血换来的土地落入敌人的手里,但不答应,契丹人能干休吗?

赵恒想了半夜,竟睡着了,这也是他近来睡得最安心的一觉。

一觉醒来,天已快亮了,内侍来请他上早朝。赵恒匆忙洗嗽毕,吃了一点东西,就来到朝堂上。大臣们都在阶下等着。

参拜毕,寇准果然再提亲征之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