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琼说“寇大人不要说了,高琼曾是将死之人,蒙太祖皇帝恩典,活了性命,应当为国家一效死力。”
寇准说“好,太尉明日可同我一起觐见皇上,把你的心思告诉皇上。”
高琼说“愿听宰相大人的差遣。”
王显说“明天我们一起去,一定要劝皇上亲征。”
商量已定,众人散了。屋里只剩毕士安,寇准二人。
寇准说“大人,适才高太尉说曾是将死之人,因为太祖才活了性命,这是怎么回事?”
毕士安笑道“高琼祖辈世居燕地,祖父叫做高霸,父亲叫高乾,后来他们投靠了契丹人,当时江南李景欲联合契丹共同对付中原,就请高霸从中传递信息,被发现了,中原捕得高霸,斩于市中,高乾逃得性命,滞留在江南,可是受到当地土著人欺负,遂归附中原,太祖不念旧恶,收留了他一家老小,给与田地钱财颇多,一家人得以安生度日。可是高琼从小就无赖,游手好闲,尽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后来事发,被抓,判处死刑。行刑那天,事也凑巧,下起瓢泼大雨,监斩官,刽子手都不能到场,高琼被绑缚在雨中,伤口被雨水淋湿,疼痛难忍,绑缚他的绳索也被雨水淋湿,松了。守卫见监斩官,刽子手不来,大雨又下个不止,跑到一边躲雨去了。高琼趁此机会从绳索里挣脱出来,拔出钉子,溜了,投奔了王审琦,后来被太宗看中,留在藩邸,太祖知道了,特赦免了他的死罪,因此他对太祖、太宗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值得信赖。”
寇准听了高兴地说“这样事情就越好办了。”
毕士安看了看寇准,说“见大人这么高兴,你我手谈一番,如何?”
寇准笑道“难得大人如此雅兴,好我就陪大人下一盘。”
说罢,二人摆上棋盘,毕士安执黑先下,毕士安就在右下角落了一子,寇准却在中腹下了一子,没想到毕士安下了一个三三星,天元开局,一下子把寇准的斗志激发起来了。
毕士安这种布局含有藐视和挑衅的味道,意在激怒对方,其实,这种布局一般人很难驾驭,往往会中腹不厚实而落败。
今天毕士安就是想挑起寇准的斗志,他知道寇准是个不服输的主,但今天他似乎有些气馁,好不容易劝说皇上同意亲征,只等调兵遣将了。司天的几句话,让皇上找到了不出兵的理由。这简直把国家大事当成儿戏。
寇准心里知道,皇上就是畏惧,不想亲征,能拖就拖,能闪就闪,反正朕就是不出去冒险。
寇准几乎没有办法,所以急忙来找毕士安,和几个武将谈了,虽然,他们都表示支持亲征,但究竟有没有作用,寇准觉得很渺茫。因此,精神还打不起来。
现在面对棋盘,面对毕士安的挑衅,寇准的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显露出来,他一向棋风强硬,素有“铁手之称”,尤其遇到了挑战,更是顽强,只见他落子如风,下得又准又狠,招招带着杀气。下到一百四十五手时,寇准的中腹已经坚实不可摧,毕士安投子认输。
一场棋下下来,寇准觉得身上燥热,连大氅都脱了,头上热汗淋淋。下完这局棋,寇准觉得浑身畅快多了,到毕士安投子认输的时候,他不禁大呼一声“胜了。”脸上挂着他十九岁那年中进士的骄傲和满足。
毕士安笑道“恭喜寇大人取得了胜利。”
寇准还盯着棋局,意犹未尽。
毕士安又笑着说“寇大人可否赏光喝一杯酒,以示庆贺?”
寇准笑道“当然要喝一杯,只不过要借贵府的的美酒了。”说罢,大笑起来。
毕士安说“正好我还有一瓶上好的女儿红,我们一醉方休。”
毕士安说罢,令人弄几个菜,把女儿红拿上来。
吩咐不久,酒菜摆上来了,二人喝了几杯,寇准就拿起瓶塞将酒瓶盖上,毕士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