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玉手浸入进去,暖和了不少,另一侍女递来一方巾帕,英台把身上的斗蓬解了下来递了过去,又将双手擦拭干净。侍女端来她平日里专用的非常精致漂亮的一套红底黄花陶瓷餐具,她看了一眼久违的碟碗,继续在饭桌上吃饭,东一牙箸西一牙箸的,一会儿就就饱了。
此时,祝家六奶奶与五奶奶一一进了屋,听到底下人说九姑娘回来了,都欢喜过旺,晚饭都没吃几口便急着来公婆这里见小姑子。六嫂岑空蝉自小就与府中孩子交好,与英台关系也非同一般,刚嫁给祝六爷时经过一年多才适应叫她六嫂。这会子,也是她第一个扑到小姑面前紧握她的手,道“你这丫头,去了就没了个踪影,害得我在宅中闷得要命,真想去寻你。”
英台道“我这不是回来了?六嫂果真是想我的,那怎么不托人送点好玩意儿给我呢?不过,我倒是真的真的想你啦。”她搂着六嫂撒娇着。
又看见了五嫂,她正站在门口眯眼笑着。她跑到五嫂面前,很自然的放慢语速“五姐,怎么,见我回来只是在这里站着吗?”关山月笑得更是灿烂,一把将小姑子搂入怀中。自从五哥去逝,英台就改口叫她五姐了。英台认为既然五哥不在了,祝家应当放这可怜的哑女回去另许他人,也多次劝说父母不要葬送一个正是青春的年轻女子的一生,可固执的父亲守着祝家祖辈传下来的家规,死死守着那扇贞节牌坊。
山月眼睛里的那点亮光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她的这个小妹现在终于回来了,这个家中可以真心待她的这个人现在终于回来了,她觉得自己的开心日子又回来了。她把英台搂得好紧,生怕她一松手就飞走了。英台轻轻抚摸着这个平日里就十分依赖自己的哑女,她能想象的到,在她离家这半年里,这个可怜的女子是怎么在这深宅大院里过活的。祝家是有名望的大族,倒还不至于做出虐待儿媳妇的事情,但他们对这女子的冷漠足以让她如万箭穿心,生不如死。她临走时虽然拜托过六嫂多多照应,六嫂对这个哑女也是十分挂心,但六嫂也有自己的苦衷与难处,成亲四年却无子嗣,这已经使祝家族中长辈极度不满,说白了六嫂现在在祝家的处境比五嫂好不了多少,只不过六嫂身边还有六哥护着,那些势利的下人们当然不敢轻视与怠慢她。
祝公远这才轻咳了一声,道“长辈面前还是这样肆无忌惮的,搂搂抱抱成何体统!小九,跟你两位嫂嫂去吧。”
三个姑娘忙欠身离开了花厅,朝着后宅英台的那所小绣阁走去。
绣阁位于祝府深院里景致最好的位置,迎面荷塘,游鱼环绕,曲桥蜿蜒,花草植被,绿绿葱葱,其他三季半壁青藤。楼阁两层,三间通透,雕梁绣柱,画栋雕檐,秦砖汉瓦。二楼闺房前置有一个大天台,可观星月,可赏雨雪,可触朝霞,可受晨露,这里乃是祝府最高处。当初见此楼时就是为了这九妹所建,祝公远非常疼爱唯一的女儿,想着女孩子终年身处深院之中定是寂寞,就命人特意设计了这二层小楼,以便女儿日后可蹬高望远。这栋楼建好后由祝五郎题字,为‘伴星阁’,寓意九妹夜夜由群星相伴。
二楼闺房中陈设雅致,墙壁挂有几幅名人丹青,飞禽游鱼,炊烟袅袅,小径幽幽。靠墙的几处月牙矮几上摆着各种陶器品。床榻之上布有淡色帷幔,锦缎质地的绣花被褥,床榻下铺着圆形洁白毛茸毡,雕塑精美的小轩窗上挂着飘逸的帘幔与帘纱。一组梳妆用品整齐的摆在那铜镜前的檀木红漆绿纹妆奁上。
闺房的的最里间则是浴室,由一幕金丝编织五彩凤蝶的落地锦屏隔了开。浴盆中盛着刚烧好的热水,热气已模糊的视线,浴盆旁边放着一张小圆桌,桌上搁着各种香料与干花。英台宛若一朵芙蓉花浸在水中,背靠着浴盆高出来的盆壁上,后颈枕着光滑而柔软的颈枕。长发被梳成了垂挂髻,显得她更是娇艳,更是俏皮。旁边有个用多节竹筒连接成的小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