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群芳贺寿各有态(2 / 5)

周围的短发剃掉,露出碧青的头皮来,在当中分个大顶,又说:“冬天的时候戴上大貂鼠卧兔儿,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者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又说:“芳官这个名字不好,改成男名才别致。”于是就改成了“雄奴”。芳官非常满意,又说:“既然这样,你出门的时候也带上我。要是有人问,就说我和茗烟一样是个小厮就行了。”宝玉笑着说:“到底还是会被人看出来的。”芳官笑着说:“我说你没才呢。咱们家现在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都说我打联垂好看,你觉得这话妙不妙?”宝玉听了,喜出望外,忙笑着说:“这很好。我也经常看到官员们有很多带着从外国献俘来的人,图的就是他们不畏风霜,骑马方便。既然这样,再给你起个番名,叫‘耶律雄奴’。‘雄奴’这两个音,又和匈奴相通,都是犬戎的名姓。况且这两种人从尧舜的时候就是中华的祸患,晋唐各朝,深受其害。幸亏咱们有福,生在当今这个时代,是大舜的正统后裔,圣虞的功德仁孝,光辉赫赫,与天地日月一样永远不朽,所以凡是历代那些跳梁小丑,到了现在竟然不用一兵一卒,都乖乖地投降了。我们就应该作践他们,为君父增光。”芳官笑着说:“既然这样,你就应该去练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而出抓几个反叛的人,这才是进忠效力呢。何必借着我们,你自己在这儿开心玩乐,还说是称功颂德呢。”宝玉笑着说:“所以你不明白。现在四海都臣服了,八方宁静,千百年都不用武力防备了。咱们就算是玩闹一下,也应该称颂,这样才不辜负这太平盛世。”芳官听了觉得有道理,两个人都觉得这样很妥当。宝玉就叫她“耶律雄奴”。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呢,贾府二宅都有先人当年俘获的囚犯被赐为奴隶的,只不过让他们饲养马匹,都没什么大用处。湘云向来就喜欢嬉戏打闹,而且她最喜欢武扮,经常自己束着銮带,穿着折袖的衣服。最近看到宝玉把芳官扮成男子,她就把葵官也扮成了个小子。那葵官本来就经常刮剔短发,这样方便在脸上涂粉墨油彩,手脚又灵活,打扮起来又省事儿。李纨、探春看到了也很喜欢,就把宝琴的荳官也让她打扮成一个小童,头上梳两个丫髻,穿着短袄红鞋,只差没涂脸了,就像戏里的一个琴童。湘云把葵官的名字改了,换成“大英”。因为她姓韦,就叫她韦大英,这样才符合自己的意思,暗中有‘惟大英雄能本色’的话,何必涂脂抹粉才像男子呢。荳官年龄和身量都很小,又非常机灵,所以叫荳官。园子里的人也叫她“阿荳”,也有叫她“炒豆子”的。宝琴反而说琴童、书童这些名字太普通了,这个“荳”字很别致,就把名字换成了“荳童”。

因为饭后平儿还席,说红香圃太热了,就在榆荫堂中摆了几席新酒佳肴。让人高兴的是,尤氏又带着佩凤、偕鸳两个小妾过来游玩。这两个小妾也是年轻娇艳、天真憨直的女子,不常过来的,今天进了园子,再遇到湘云、香菱、芳官、蕊官一干女子,真应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句话,只见她们说笑个不停,也不管尤氏在哪里,只让丫鬟们去伺候,就和众人一起游玩起来。一会儿到了怡红院,忽然听到宝玉叫“耶律雄奴”,把佩凤、偕鸳、香菱三个人笑得抱成一团,问这是什么话,大家也学着叫这个名字,可是叫错了音韵,或者忘了字眼儿,甚至有人叫出“野驴子”来,引得园子里凡是听到的人没有不笑倒的。宝玉看到人人都取笑,怕这样作贱了芳官,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听说有金星玻璃宝石,他们本国的番语把金星玻璃叫做‘温都里纳’。现在把你比作它,就改名叫‘温都里纳’好不好?”芳官听了更加高兴,说:“就这样吧。”因此又有了这个名字。可是众人觉得拗口,还是按照汉语名字,就叫她“玻璃”。

闲话少叙,且说当下众人都在榆荫堂中借着喝酒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