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御驾营地的路上。 嬴政迅速派人前往接洽章邯,顺便也看看章邯的身体情况,御医什么的也都提前派出去了。 毕竟章邯之前跳黄河的事情,蓝田游骑回来也都进行了详细的上报。 当时那个天气……晚上就出现了大降温…… 嬴政可不想章邯这样的好苗子,真出了什么事儿。 这种时候。 嬴政也意识到了章邯绝对是个可造之材。 出身、能力、性格各方面都非常均衡,未来必将是扶苏的左膀右臂,也是关中勋贵派系的新柱石。 另外。 许尚还在马车上,与郑国述说了一番关于治理黄河,束水攻沙的详细安排。 大概就是把之前在稷下学宫的讲解,以更加完善的方式,陈述给了郑国。 郑国自然也觉得受益匪浅。 把束水攻沙,减水坝和都江堰的一些底层逻辑相结合,再有这两年的打磨经验,郑国显然已经有了更好的治理黄河办法。 尤其在引流灌溉方面。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许尚对于郑国还是十分信任的。 或许有了这层原因。 郑国才能拥有与车同乘的殊荣吧。 至于现在的尉缭子只想静静…… 不过很快我们的鬼谷子阁下也就释怀了,只因他想到了许尚方才所保证的,他若能把纵横家传承都给篆刻传于后世,许尚就为他牵马执蹬,这就够了。 有了这一条。 尉缭子表示……他啥事儿都能想通…… 傍晚时分。 一行人来到了御驾营地。 十万人的东巡大营,盘踞十里方圆,营地中在固定的时间,还会组织货品集会,以供士卒日常所需。 如果是曾经中原六国的军营,那就不止是集会了,大概率还有许多商贩叫卖什么的。 而大秦显然做不到这般开放。 关中秦军,最忌有商人掺杂。 更何况此番皇帝的御驾,也在军营之中。 一般来说。 始皇都居于行宫之内的。 奈何。 河内郡的条件异常艰苦,像模像样的行宫,早就被决堤的黄河水给掩埋了。 晚上。 许尚和华阳太后、尉缭子在一起用膳,几人再度聊到了魏地的惨状,还有救灾事宜。 与此同时。 御营内。 “右相,冯公,武成侯,屠公。” 嬴政端坐于案几正前,他道:“夫子提议从关中调集一些粮草,好赈济魏地的大量百姓,度过今年的寒冬……不知你们怎么看?” 现在的魏地,由军武重臣制衡关中勋贵。 遂。 嬴政把王翦、王绾和冯去疾都给叫来了。 王翦第一时间道:“我这一路行来,确实看到许多白骨露于野,朝廷是该赈济一下魏地灾民,挽回一下民心了。昔年秦昭襄王时期的旧例,也该变变了。” 秦昭襄王以前对于灾民的态度,就是宁愿将其全部饿死,也不能乱了军爵法纪。 那现在已经天下太平了。 过往的规制,总得找个合适的时机,稍作修正的。 右相王绾闻言微微蹙眉,他道:“陛下,凛冬严寒之下,我关中的百姓同样不好过……魏地灾民甚多,若是真从关中调粮,恐怕就不得不在来年加税,以求维持各项国策建设的运转了。” 王绾摆出了非常现实的问题。 当前大秦百废待兴。 究竟是赈济魏地灾民。 还是顾住九州建设大局,比如修长城,建驰道,筑造五座陵邑,还有骊山陵墓……北伐匈奴……陵邑迁徙制度的各项补贴……东巡御驾和十万大军的花费……今年全国十余万官吏的年俸发放……来年继续修缮黄河…… 这一桩桩,一件件。
第212章 民生、建设、战争(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