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神佑皇帝(1 / 4)

是,教宗 覆舟水 2102 字 4个月前

教皇尼古拉五世被奥地利公爵弗雷德里克囚禁了。

这种放在哪个时代都极其炸裂的爆炸性新闻理所应当地迅速传出了巴塞尔。

瑞士联邦的国民议会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国家,他们毫不迟疑地下达了国土动员令,四千装备精良的瑞士卫队整装待发。

瑞士人的反应如此激烈,当然不是为了拯救教皇,而是为了防备哈布斯堡家族卷土重来的侵略军。

为了夺取独立,一代代瑞士人付出无数鲜血的代价,瑞士同奥地利曾经是同一个国家,但瑞士人不愿再作哈布斯堡家族的走狗,以前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

但穿着一身尊贵贵族礼服与华丽斗篷的弗雷德里克现在对瑞士贫瘠的山地毫无兴趣。

因为他的面前的托盘中正摆放着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伦巴第铁王冠。

王冠的外围镶嵌了一圈钢铁的打造的铰链,铁王冠因此得名,除铁带外,王冠上还有六段薄薄的金饰片和22枚精心雕琢的宝石。冠身的浮雕纹路绘制着十字架与花卉,前者代表神授王权,后者代表人民的拥戴。

传说中,锻造伦巴第王冠的铁来源于钉死耶稣的圣钉,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伦娜太后从真正的十字架圣遗物上拔下这些圣钉,熔铸再构成了赠予爱子的铁王冠,寓意伟大的罗马帝国千秋不倒。

后来,这顶王冠兜兜转转落到了罗马圣座手中,教皇格里高利将王冠赠予了伦巴第王后,从此,铁王冠又称为伦巴第铁王冠,并随着查理大帝在其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教皇单方面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成为了神罗皇帝加冕的信物。

阿尔布雷希特的便宜老丈人,人称“欧洲岳父”的西吉斯蒙德在1431年加冕为神罗皇帝之时,就是由尤金四世亲手将铁王冠戴在了他的头上。

十六年后,西吉斯蒙德与尤金四世都已作古,在巴塞尔的公议会大会堂,在这场略显寒酸的加冕礼上,历史重演,弗雷德里克三世与尼古拉五世再次重现了这令人难忘的一幕。

以帝国七大选帝侯为首,三百四十六名帝国诸侯齐聚一堂。

选帝侯爵之所以是七位,也是为了契合七美德、七宗罪与七天创世纪的神学意义。

站在最前排的是弗雷德里克的坚定支持者:腓特烈二世,弗雷德里希二世,路德维希四世和波西米亚国王的使者。

七大选帝侯中的四位世俗选帝侯坚决站在了弗雷德里克一方,与之相对应的,三位教会选帝侯则站在了反对的一边,理由很充分:弗雷德里克非法软禁了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他们作为德意志大主教反对这一亵渎行为。

当然,三名主教的真实想法谁也不知道。毕竟,假如神罗境内的罗马教廷势力真的大幅度衰退,对本土主教而言实际上是天大的好事。

和弗雷德里克的容光焕发截然相反,教皇尼古拉五世整个人都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深深的沮丧之中。

苍白的脸颊,重重的皱纹,短短三天的软禁几乎让这位五十岁的教皇一夜白头,甚至比去世不久的尤金四世生前更显衰老。

除他之外的罗马修士不被允许参加加冕仪式,跟随他的只有一位替他端托盘的侍从,托盘盛放着加冕所需的铁王冠。

除了伦巴第铁王冠,托盘上还放着一张羊皮契约书,这是教皇“自愿”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权的教令,上面签署着尼古拉五世的圣名。

这一天以后,契约书将会自动生效,教皇的认可与否从此将不再对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威构成任何威胁,这也意味着教会自“卡诺莎之后”对神罗残存的最后一点点威慑也烟消云散。

尼古拉五世作为放弃了这一权力的教皇,势必会被钉在基督教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他并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