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衍和匈奴(2 / 4)

帘子打算进去等,床上躺着的顾景之早就听到李汐的声音了,她进来的时候他已经靠坐在榻上了。

李汐看着他的模样挑眉,呦,他这恢复力不错啊,早上的时候一张脸还是惨白的呢,现在就已经能隐约透露出些许红润了,估计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了。

李汐从来不低估古代人的智慧,毕竟她可是学中医的,最是知道有多少珍贵的药方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镇北将军府可是大衍的镇国基石,怎么可能没点儿灵丹妙药呢。

“你这是吃了什么,怎么好的这么快?”虽然不意外,但这并不代表李汐不好奇,一个学医的人怎么可能对自己不了的药品没有好奇心呢。

“想要?”顾景之笑了。

“嗯呐,想要。”李汐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

“药可以给你,但没有药方。”这药是宫里的老太医研制的,但药方都是大夫手里不外传的秘密,向来都传给儿孙或者是徒弟,他们自然没有。

“没事。只有药也行。”她也分析成分,进行反推。

“好。”顾景之说完,便从枕头旁拿出一个瓷瓶递给李汐。

看着递到眼前的瓷瓶,李汐难的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药疗效这么好,想也知道很珍贵,放在身边向来应该是准备吃的。

继续阅读

没想到自己一开口他就答应了,这药给了自己,想来他恢复的时间肯定会延长。

接过瓷瓶的李汐没有注意到榻旁的矮几上还拜访这一个木盒,如果打开木盒她就会发现,那里边还有四瓶和她手中一样的瓷瓶。

制作这药的药材确实珍贵,但仅供上层人士使用还是能做的到的,只能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不知道这个误会的李汐,至少此刻对顾景之的大方还是很满意的,不过她也没打算让他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再加上现代科技文明的加持,写个可以让他加快恢复的方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匈奴经常来边关侵扰吗?”

既然以后就要留在这个地方了,李汐自然是希望做到了解,嘉峪关,大衍在边关的门户,想也知道的这里不太平。

早就对这个朝代有过了解的李汐知道,大衍王朝是架空王朝,并不存在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但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

比如中华的历史上也有匈奴,也有嘉峪关,也有都城长安。

但在中华历史上,匈奴是秦汉时对游牧民族的称呼,南北朝时称柔然,唐朝时称突厥,北宋时称契丹,南宋时称女真,明朝时称鞑靼;嘉峪关是明朝时才建立的,至于都城长安则是十三朝古都。

大衍王朝虽然在很多地方和称呼上都同中华历史上的朝代一样,但更像是嫁接。

不过李汐也并没有过多在意这方面,毕竟穿都穿了,细究这些也没什么用。

“匈奴骨子里就带着侵略的血液,草原自然条件恶劣,地产土地贫瘠,他们天然就觊觎中原大地。”顾景之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却又说明了一切。

顾景之的话里带着天然的敌意,李汐没有意外,在不发达的古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是天然的敌人。

自古以来中原文明同游牧文明之间的战争都是生存之战,是双方争夺东方霸权的决定战役!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呢,李汐本来是没有立场的,毕竟在她的时代的,已经没有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分,大家都是中华儿女。

在李汐看来,无论是哪个种族或者是哪个国家的人,都是有好有坏的。

好的就交朋友,坏的就锤死!

生存并非只是你死我活,但也可以是你死我活!

贫瘠的草原让游牧民族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于是只能够倾巢南下,去掠夺资源,补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