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剑齐,天子剑出‘天下太平,高祖金牍。 当年高祖皇帝曾留下遗诏若日后大汉帝国到了存亡危急之刻,可开启髑髅台,取出天子剑与金牍,则保江山无恙。 如今董卓阴谋逼宫,不正是到了存亡危急之刻吗? 既然天子剑和金牍已重见天日,何不借此略作文章呢? 急中生智也好,狗急跳墙也罢,小皇帝被逼至绝境,只有铤而走险,借老祖宗的天子剑绝地反击。 天子剑,你可要保佑朕啊! 主意已定,小皇帝干咳一声,‘悠悠‘醒来。 “那个……那个……天子剑?” 他怯怯地望着董卓。 小皇帝想看天子剑,群臣又何尝不是如此! 无论是谁,这一刻的心情都是那么迫切,但又不能太过于表露出来,但所有的目光,都或多或少盯死了那盖着的天子剑。 “陛下,你醒了,谢天谢地!” 董卓见小皇帝‘醒‘来,满脸的’担忧‘瞬间被’欣喜‘所代替。 “劳烦相国担忧了,朕这心口痛,喝些白马寺的枣红茶就好了。” “诸位臣工,苍天庇佑,祖宗洪福,陛下龙体无恙,实在我等为人臣子的福分,也是咱大汉百姓的福分呐,看来这天子剑和金牍确实能够带来好运呐,那么就请陛下揭示天子剑和金牍的真容吧?” 群臣哪里有心听董卓嗦,他们翘首期盼,眼巴巴望着小皇帝,用眼光催促他赶紧动手去掀开黄巾。 “我?” 小皇帝有些犹豫,但还是颤抖着手去掀。 黄巾落地,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剑,和一枚金光烁烁的金牍映入群臣眼帘。 千呼万唤,犹抱琵琶! 丑媳妇终得见公婆! 传说中的天子剑和金牍,就是这等模样? 众人眼睛瞪的溜圆,纷纷下意识‘咦’了一声。 小皇帝本就柔弱的身子,因内心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同样颤抖的右手,轻轻拿起了天子剑。 剑只有一尺多长,剑柄镶满了红蓝宝石,剑刃散发出青寒之光。 与其说是把剑,倒不如说是把匕首。 小皇帝手握天子剑,内心波澜骤起。 父王啊父王,皇儿我终于不负您所托,果真拿到这天子剑了。 高祖皇帝啊,这就是您当年斩白蛇起义之剑!当年您凭借此剑开创了大汉基业,如今孙儿我要凭借此剑挽救这江河日下的大汉江山! 群臣又何尝不这么想,这下好了,天子剑重见天日,大汉帝国终于有救了。 有些老臣当即喜极而泣,豆大的泪珠滚落金龙殿。 而那些董卓的死党则内心急躁不安,既然吕布千辛万苦夺来天子剑,为何这般轻易交给小皇帝? 众人各怀心思,金龙殿内一片寂静。 此处无声胜有声! 忽然,众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挽救大汉江山! 高祖遗诏里说的清楚,只要取出天子剑和高祖金牍,则可保大汉帝国无恙? 怎么保?怎么挽救? 是用此剑杀死董卓吗? 那跟让小皇帝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这样短的剑,临阵对敌犹恐不敌,一个剑客,如果使用这样的宝剑行走江湖,只怕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能保全。 更遑论保佑大汉江山! 也不知当年高祖皇帝是如何斩杀白蛇的,莫非当年 那条白蛇跟这天子剑一般短小? 那么,随手斩了那么短小的白蛇,就能号召天下群雄一举推翻暴秦,进而建立大汉帝国? 这,这也太过于匪夷所思了吧! 众人方才的激动和兴奋瞬间一扫而光。 所有的目光,又齐聚在小皇帝身上。 这样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懂?! 奈何,此刻他也乱了方寸,心乱如麻,脑子里一片空白。 呆了半晌,他才在众臣的提醒下回过神来。 犹如黑暗中一道白光闪过,他脑海里突然一个激灵是了,还有枚高祖金牍嘛! 传说中,金牍是高祖皇帝亲手所制,上面刻有留给后代子孙的治国良策呀。 对呀,怎么把这茬忘了,起死回生之术,一定就写在金牍上的。 群臣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小皇帝身上。 他一把抓过金牍,迫不及待地拿到眼前细看。 已经不再顾忌董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