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秋白又避难(2 / 2)

鲁迅 鲁迅. 2663 字 2021-07-02

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对联署名为洛文。这幅对联道出了鲁迅对战友对党的一片心情,瞿秋白将它挂在新居的墙上,也表达出对战友对同志的一片真情和敬重。

4月11日,鲁迅夫妇搬到了大陆新村,离瞿秋白家更近了,于是两家人来往就更加频繁。晚上,瞿秋白常常走过来,和鲁迅倾谈一番。面包店烤好了热烘烘的面包,许广平把热面包买回来送过去。两人谈政治,谈时局,谈文艺,谈生活,常常谈到很晚。鲁迅一见到秋白,就感到他那正义感、那真理的光芒照射着人,使人时刻不愿离开。瞿秋白一见到鲁迅,平时少话的他却话多起来。两人常常谈着谈着便一起开怀大笑起来。

瞿秋白和鲁迅经常在一起切磋创作。瞿秋白搬进东照里以后,有一段时间生活比较安定,便重新拿起久置不用的笔,也写起了杂文。两人相见,瞿秋白便将他想好的腹稿讲给鲁迅听,经过两人交换意见和补充修改之后,瞿秋白执笔很快便将文章写了出来。每次写完,他都交给鲁迅看,鲁迅每次看了文章都惊叹他的文情并茂精美无伦。瞿秋白写的杂文义正辞严地揭露敌人的卑鄙无耻行径,总是批剥得敌人体无完肤,击中要害令敌人心惊胆寒。

从搬到东照里以后第二天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瞿秋白就写出了十几篇杂文,如《王道诗话》、《伸冤》、《曲的解放》、《迎头经》、《出卖灵魂的秘诀》、《最艺术的国家》、《关于女人》、《真假堂?吉诃德》、《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才》等。瞿秋白这些杂文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感染力,发表出来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他考虑到自己革命者的身份不大适合公开发表文章,便请许广平誊抄一份,然后请鲁迅在这些文章上签署上笔名,以鲁迅名义发表。后来,这些文章分别收入鲁迅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和《伪自由书》中。

7月的酷热令人难眠,到了后半夜方才凉爽,鲁迅一家安然进入梦乡。深夜二时左右,突然前门传来一阵不寻常的急促敲门声,将刚刚睡熟的鲁迅一家惊醒了。鲁迅要去开门,许广平急忙拦住说“我去!如果是敌人来逮捕人的话,我可以先抵挡一阵子,你就从后门走出去!”说完,披上衣服走到前面去开门。从门里听出来是瞿秋白的声音,许广平赶快开了门,瞿秋白腋下夹着一个小皮包仓促走进来。不大一会儿,后门又传来一阵迅速而急迫的敲门声,许广平想糟了,莫不是敌人跟踪而来?她硬着头皮走下楼去听动静,打开门,原来是杨之华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一场虚惊!

瞿秋白这是第三次到鲁迅家避难,不过此时,鲁迅家已经搬到了大陆新村。这段时期,白色恐怖十分严重,革命组织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敌人的网撒得越宽越密,革命者钻网的法子也就越多越精。只是现在,瞿秋白正患有肺病,平日里东躲西藏的连阳光都难得见到,鲁迅一家实在是为他们担忧。然而,瞿秋白却十分乐观地说“只要想一想,革命者随时可能被捕入狱,那时什么也不能做,更不用说见到阳光了,住在外边总比监狱里面强百倍不止!”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