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哄的像是在进行查抄。许广平急转身回到楼上,叫醒正在熟睡的鲁迅,告诉他这不平常的一切。鲁迅走到窗前,皱眉向外望去,看着那些正在调动的军警,心里揣摸着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他对这种事变心里早有预感,精神上早有准备,但没有想到会来得这样突然,来得这样凶恶。他蓦地想到了毕磊,想到了中山大学的进步学生们,他为他们的安危担忧。
下午,鲁迅冒着大雨赶到了学校。他了解到竟有三百多学生被捕,其中确实有毕磊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难以抑制心头的激愤,当即以教务主任身份召开紧急校务会议,商讨如何营救被捕的学生。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朱家骅闻讯也赶来参加会议,这个平时脸上一副革命进步的面孔,现在露出了国民党右派先锋的狰狞面目。
“朱副主任,三百多名学生被捕,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鲁迅毫不客气地当面诘问,“不知校方对此如何态度,采取什么方式营救?”
“这是的事,我们不要跟闹对立嘛!”朱家骅搪塞道。
“学生们违背了孙中山总理三大政策的哪一条,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鲁迅义正词严地质问,“我们学校是党校,党有党纪,必须尊从,凡在这里做事的人,都必须服从我党的决定,绝对不允许有异言!”朱家骅威风凛凛。
朱家骅所说的“党校”,大家都明白是指“国民党办的学校”。
鲁迅义愤填膺地坚持要求校方营救被捕学生,起初还有一两个人响应赞同,大多数人都怕引火烧身一言不发,到后来看情形不妥便再没有人开口了。结果是力争无效。
悲愤之下,鲁迅当场宣布辞职。
鲁迅回到白云楼寓所,气得连晚饭也没有吃。
原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广州的国民党李济深、古应芬、钱大钧等立即策应,于4月15日在广州发动反革命政变,派军队包围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办事处和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黄埔军官学校和工人纠察队武装,封闭革命工会、农会、学生和妇女组织,杀害了共产党人邓培、萧楚女、熊雄、李启汉、刘尔菘等人,共逮捕杀害了共产党员和工人二千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在这次大屠杀中,毕磊等中山大学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也惨遭杀害。消息传来,鲁迅悲痛万分。毕磊那白皙的面孔、瘦小的身材、言语中流露出那种热烈的情绪,时时刻刻活泼泼地浮现在眼前,使鲁迅的心情十分沉重。血的教训,残酷的事实,使鲁迅的认识比“三一八惨案”时更深了一层。在孙中山三大政策旗帜下,面对国共合作得来的胜利,他们居然明目张胆地背叛革命,公开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此时的局面比北洋军阀更残酷更黑暗。经历亲眼所见政治时局的剧烈变化,鲁迅深深感受到“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4月21日,鲁迅正式向中山大学校方提出辞职,许寿裳和许广平也同时提出辞职。许寿裳辞职立即被批准,因为他的辞职没有多大影响。鲁迅则不然,他在广大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校方害怕在中山大学因鲁迅辞职而引起风潮,不但不能批准还要千方百计地“挽留”,保住校方的面子维护学校的安定。因此,校方多次派人到白云楼说服鲁迅,朱家骅也亲自出马到白云楼“拜访”,但他们枉费心肌,每次都遭到鲁迅的严辞拒绝。拖了一个多月,校方见鲁迅十分坚决,已没有挽回的可能,看看风情已过,学校已不会再起风波,便同意了鲁迅辞职。
广州城还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鲁迅辞职虽说已经获准,却不能离开广州前往它处,因为“走”是会被视为共产党人“逃跑”而遭捕杀的。所以,鲁迅只好在白云楼暂时住下来,于是,在西窗酷热的西照太阳下,鲁迅日夜勤奋执笔工作,编订散文诗集《野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