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来广州,原打算和郭沫若合作,和创造社联合起来,共同向旧社会旧势力展开攻击,然而,鲁迅到了广州,郭沫若却去了武汉。联合战线是建不成了。幸运的是,遇见了中共的领导,在此期间,鲁迅见到了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而且,中共广东区委特派中山大学的共产党员毕磊经常同他联络。毕磊是一位头脑清醒、瘦小精悍的青年,给鲁迅介绍了广州的党派斗争和复杂的政治形势,还经常给鲁迅送来《向导》、《做什么》、《少年先锋》、《人民周刊》等革命刊物,使鲁迅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革命主张、对国共两党间的矛盾与斗争有了比较全面而清醒的认识。鲁迅观察各方面的情况,决定联合更多的青年,把党的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
此时,北伐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顺利收复上海并攻克南京。革命的策源地和大后方广州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到处都是高唱凯歌的游行集会庆祝活动。应报社之约,4月10日晚上,鲁迅在灯下写一篇庆祝沪宁克复的文章。题目《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写出来了,可是,动起笔来,总是离题有千里之远,思绪像断线风筝似的收不回来。忽而想起十六年前的事情来,那时辛亥革命南京光复,临时曾在莫愁湖畔为捐躯战士建立一块“粤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民国二年南京失守,北洋军阀攻进南京大肆杀掠,张勋的辫子军竟然将刻有孙中山题词“建国成仁”的“粤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捣毁了。今日攻克南京又要重建,日后会不会还有人来捣毁呢?忽而又想到《循环日报》上文章,报道说李守常(大钊)于4月6日在北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那张圆圆的脸和中国式的下垂的黑胡子浮在眼前,也不知道这位老朋友现在怎么样……想到这些,他仿佛看到“黑暗的区域里,反革命者的工作也正在默默地进行”,听着窗外的欢呼高歌,他却写不出庆祝之词,奋笔挥毫写下对革命者一片忠告“最后的胜利,不在高兴的人们的多少,而在永远进击的人们的多少,记得一种期刊上,曾经引有列宁的话‘第一要事是,不要因胜利而使脑筋昏乱,自高自满;第二要事是,要巩固我们的胜利,使他长久是属于我们的;第三要事是,准备消灭敌人,因为现在敌人只是被征服了,而距消灭的程度还远得很。’……先前,中国革命者的屡屡挫折,我以为就因为忽略了这一点。小有胜利,便陶醉在凯歌声中,肌肉松懈,忘却进击了,于是敌人便又乘隙而起。”鲁迅这种为革命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他在欢庆洋溢的气氛中看到了潜伏的危机,于是便向广大革命者大声疾呼“落水狗”还是非打不可。凡是大度、宽容、慈悲、仁厚的,大抵是名实并用者失败。
果然不出鲁迅所料,神州大地风云突变!
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影响下,工农群众运动蓬勃高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阶级大为恐慌,便积极从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物色新的代理人,进行破坏革命的阴谋活动。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革命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不断制造反革命暴行。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强行将工人纠察队缴械,封闭上海总工会和其它革命团体,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屠杀手无寸铁的游行工人、学生和市民,仅三天内就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国际闻名的大上海陷入了血腥恐怖之中。
4月15日清晨,许广平的老家人阿斗急匆匆跑到白云楼来,一进门,惊惶失措地对许广平说“不好了,中山大学贴满了标语,也有牵涉到老周的,叫老周快逃走吧!”
许广平急忙跑到楼下向外张望,只见大街上聚集了许多兵,正在那里集合听从调动,空气仿佛充满了味,看那样子要有什么举动了。再看河对岸的店铺,那些平时工会办公处,人们的吼叫声,器物的破碎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