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在厦门大学(2 / 2)

鲁迅 鲁迅. 2453 字 2021-07-02

的。人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往往受到感情的制约。鲁迅在北京对过年过节的鞭炮声有一种厌恶感,这是因为北京的鞭炮声代表着陈旧腐朽的一面。而厦门的鞭炮声带来了新鲜希望,所以就感觉好听,心情上就欢喜非常了。而且,厦门市上今天很热闹,商民都自动地挂旗结彩庆贺,不像北京那样,听警察吩咐之后才挂出一张污秽的五色旗来。从挂旗这件事上,鲁迅判别出自动与被动、觉悟与不觉悟的精神来,说明在北京那一面旗代表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人民之所以不主动挂旗是反抗军阀压制的一种无言表示。在厦门则不同,在孙中山联苏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影响下庆祝节日,大革命的浪潮正从南方兴起,人民群众对民主革命还抱有一点希望。所以,鲁迅认为,此地的人民的思想并不怎样老旧。

然而,鲁迅这种“欢喜非常”的感情,还有那和青年们在一起的喜悦的心情,很快便消失了。原来,他以为南方一定是革命生机盎然的,换一个地方也好干一番事业,并为下一步的战役做好准备,可是,过了没有多久,他发现厦门和北京没有什么差别,同样有一种压抑气氛令人透不过气来。

厦门大学创建于1921年,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陈嘉庚是爱国华侨领袖,曾募款资助孙中山,热心兴办家乡文化教育公益事业,创建厦门大学意在为祖国的复兴与繁荣培养人才。此时厦门大学尚处于初创时期,然而,校长林长庆聘请了一些颇有些名气的教师,只是为了给学校装饰门面,不过是点缀点缀给人家看的,提高厦门大学的身价而已。林长庆对于教师缺乏起码的关心与尊重,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障。鲁迅来到厦门大学以后,一见面,林长庆就问工作有何计划和年终出何成绩,而对生活方面却没有妥善的安排。鲁迅到厦门大学任职后,先后换了几处住所,吃饭喝水也成问题。而且,校长林文庆是个思想极端保守的人,在学校里提倡尊孔读经,使得学生们埋头苦读古文而对新思潮新学说不感兴趣,如此下去岂不违背陈嘉庚先生的初衷?

这一方面,厦门的现实令人十分失望,那一方面,北伐军在战场上捷报频传,鉴于此,鲁迅决定取消原来在厦门工作两年的计划,到那革命策源地广州去感受一下革命新生活,同时,他也渴望着尽快和他的战友、伴侣许广平会合,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出妥善的安排。刚好,广州中山大学来函邀请他去任教授,属望甚切,不能不勉力一行。于是,1926年12月31日,他向厦门大学校方递交了辞职书。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