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十月与五四(2 / 2)

鲁迅 鲁迅. 2603 字 2021-07-02

广大学生的爱国主张和爱国热情得到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同情和支持,鲁迅自始至终关心着这次运动发展和参加这次运动的爱国青年学生的情况。在军阀对广大爱国学生进行逮捕和镇压的时候,鲁迅积极支持二弟周作人以北京大学教员身份去看望慰问被捕学生。五四运动是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攻的号令,是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进军号,鲁迅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他再也坐不住了,不再呆坐着抄录碑文了!从此,鲁迅站起来了,思想变了,生活变了,走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起进行文化斗争。

五四以后,特别是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更加尖锐,更加激烈,更加表面化。以胡适为首的“正人君子”之流,投入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怀抱,公开为反动统治阶级卖命效劳,在国家民族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沉重压迫的危难时刻,他们要青年放弃革命斗争。以李大钊、鲁迅为首的进步人士及不甘屈服的人们,通过《新青年》和中国青年连结成一条看不见边际的战线,奔向革命,投向光明。

这时,鲁迅的斗争目标更加明确,斗争的意志更加坚强,完全涌到人民群众的革命怒潮中去了。鲁迅的文艺活动进入第二阶段,拿起文艺武器去战斗是更急迫的需要,继《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之后,那饱含激愤文字从他的笔下滚滚流出,他的一篇篇小说、一篇篇杂文,直接揭露黑暗势力,号召群众起来战斗,抨击“正人君子”之流……鲁迅从小和广大农民的“野孩子”混在一起,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截然不同于同时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他把自己看作广大农民和一切被压迫阶级的代言人,替他们呼号,为他们请命。由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由于鲁迅深刻地研究过中国历史,所以他对于许多吃人的“道德”、“礼教”有着深切的痛恨。他以文学为武器达到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目的,也就是说,他以文学为革命的政治服务,他自己心甘情愿地愿意做一名听劝将令”的革命的马前卒,所以他能够在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担负起一个光荣的革命战士的工作。鲁迅韧性的对敌战斗精神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的意志,也帮助他走过了许多艰难困苦的道路。

1919年春夏,为了全家人移居北京,鲁迅到处奔走找房子。经过多次看屋之后,在北京八道湾11号找到一处宅院。于是,他便开始同警署接洽,着手办理议价收契等手续,接下来是内外装修,购置各种家具用品等事务,购房款不足,又向银行办理高利短期贷款,鲁迅一人忙得不亦乐乎。一直忙到秋天,八道湾住宅终于修缮完备。8月,二弟周作人携妻子和孩子从日本旅游归来,鲁迅和二弟周作人一家迁入八道湾新居。12月,鲁迅请假回绍兴,将母亲鲁瑞、夫人朱安、三弟周建人接到北京,于是,全家人团聚在八道湾新居。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