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十月与五四(1 / 2)

鲁迅 鲁迅. 2603 字 2021-07-02

鲁迅在青年时代就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决心献身于自己的国家。但是,从日本回国以后,他看到辛亥革命的失败,看到反动势力的复辟,看到鬼魅魍魉的横行,感到个人力量实在微弱,曾经有过一个时期的悲愤。在袁世凯宣布“莫谈国事”的时期,他将自己封闭在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里,僻静冷清,整天默默地专心致志整理古籍、研究碑文,打算从中发掘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从这一方面开辟出一条途径。夏秋季节,槐树绿阴满院,他坐在老槐树下,许多槐树虫遍地乱爬,他全然不顾,槐树虫从树枝上吐丝倒挂下来,在空中摆来荡去,就像吊死鬼,冰冷地落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把它拂去。他青年时代那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完全被深沉的忧郁和艰难的探索所取代了。自然,他人虽说沉默着,思想却是激愤的,一有机会,也要对时事表达他自己的意见,像在《哀范君》一文中对袁世凯称帝的讽刺。

1917年11月7日,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的新纪元。正当苦难的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估计的鼓舞力量。

中国的一切先进分子无不赞颂十月革命研究十月革命。翌年,鲁迅发表《随感录》,称颂十月革命是新世纪的曙光,呼唤人们抬起头来仰视它迎接它。后来,他丢开搜集石刻抄写碑文,代之以购置内容崭新的书籍,1925年买了《俄国现代的思潮及文学》、《新俄文学之曙光期》、《新俄美术大观》、《文学与革命》等;1926年买了《无产者文化论》、《无产阶级艺术论》等。这些新书,与他那些中国的线装书籍占有同样的位置。后来,鲁迅在《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说,苏联文学书籍那时成了“我们的导师和朋友”。这个“我们”当然包括鲁迅自己在内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及其新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但是,一直到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全国各地蓬蓬勃勃地发动起来,鲁迅深深埋藏在胸底里的激愤火焰才即时被点燃爆发起来。从那时起,他完全被卷入到革命的洪流里去了。

1919年1月,美、英、德、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军阀在人民压力下向会议提出希望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要求取消“二十一条”和收回山东一切被日本夺去的权利,结果遭到参加会议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军阀在遭到拒绝后竟然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消息传来,举国愤怒!

1919年5月4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了。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和国内工人阶级壮大的条件下发生的,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月4日这天,北京学生数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随着事态的发展,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从其开始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运动,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六三”运动。6月28日,军在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的压力下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这次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也是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竖起“民主”和“科学”的两面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