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在弘文学院(3 / 3)

鲁迅 鲁迅. 4248 字 2021-07-02

争。

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1903年2月)《浙江潮》(月刊)在东京创刊,起初由孙江东和蒋百里二人主编。《发刊词》是蒋百里写的“忍将冷眼,睹亡国于生前;剩有雄魂,发大声于海上。”这篇发刊词极富有鼓动性,激发留学生们的革命热情。周树人看罢,兴奋地拿起笔来为这本刊物设计了一个封面,根据这本刊物名称的深刻含义,用翻卷的巨浪象征着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刊物内登载有章太炎先生的四首诗,其中有《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

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

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

螭魅羞争焰,文章总断魂。

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

这些诗,受到留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当时,周树人拿到《浙江潮》刊物,反复诵读这些诗句,很受感动,日久不忘,对章太炎这样一位革命家十分敬佩。

后来,许寿裳接任编辑,向周树人约稿。周树人一口答应,隔了一天,便拿出一篇文章《斯巴达之魂》交给了许寿裳。周树人不推拖不躲懒的态度,诺言爽快撰文迅速的作风,令许寿裳特别佩服。

《斯巴达之魂》这篇文章,是根据外国资料编译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内容是说古代希腊遭受波斯侵略,希腊国王斯巴达率领军队同敌人进行了一场殊死战斗,除一名战士因眼病未参加战斗而侥幸活下来之外,希腊军队全军覆灭;斯巴达回家后,王后误认为他是怕死而临阵脱逃,又是羞愧又是气愤,因而自杀身亡。在这篇文章的编译过程中,周树人进行了一番再创作,加进了许多自己的思想,希望借斯巴达的故事来鼓励民族的尚武精神。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将士艰苦卓绝死战的勇敢、少妇斥责生还国王的严厉,使读者如见其人,学生们读了以后很受感动。学生们对周树人的文学才华十分钦佩。但是,他却自惭幼稚,其实任何天才无不从幼稚生长出来的。

几天后,周树人又将一篇题为《哀尘》的文章交给了许寿裳。这是一篇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芳梯的来历》翻译过来的。许寿裳喜出望外地接过这篇文章,看了之后觉得非常之好,当即决定将这篇文章同前一篇文章同时在《浙江潮》上发表。

6月,《浙江潮》上同时发表了周树人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署名“自树”的《斯巴达之魂》,另一篇是署名“庚辰”的《哀尘》。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周树人从事翻译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与日俱增。这一年的下半年,他连续翻译了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创作了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科学论文《说鈤》和介绍中国地质情况的科学论文《中国地质略论》,并和同学顾琅(原名芮体乾)一起编写了《中国矿产志》。其中,《说鈤》和《中国地质略论》两篇论文、科幻小说《地底旅行》前二回均在《浙江潮》上发表。那时候,新元素“镭”刚刚被居里夫人发现,他便以极大的热情撰写了《说鈤》这篇文章以飨国人,唤起人们对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后来由东京进化社出版发行。

清光绪三十年三月(1904年4月),周树人从弘文学院毕业了。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