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易经》没有逻辑思维方法(2 / 2)

括等思维手段来思维的客性联想思辨的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终极思维,是抛弃了主观思维站上精神思维的思维方法。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就是绝对精神的部分。再比如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当臣看到君,子看到父,妻看到夫之后产生了主观思维的关切和联想,产生了忠、孝、敬的感受,于是思维站上了意念的台阶,而后产生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层次,并通过思维产生比较、分析、推断、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手段一来综合评估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的“忠、孝、敬”的客观感受,并形成最终、最适合实际的“忠、孝、敬”的行动方式,来对应君臣、父子、夫妻关系。这种客观逻辑性的思维方法是人类通过“绝对意志”改变“绝对现实”存在的思维方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最高思维境界。

逻辑思维是思辨的哲学。这个思辨的哲学,也就是客观逻辑性的思维方法孔子没有,老子也没有,因为《易经》没有。为什么思辨的哲学逻辑思维《易经》没有,孔子没有,老子也没有呢?

因为《易经》是纯粹物性思维的学问,只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只寻找事物发展规律的峰值点,在峰值点上设置道德人伦,人为设定人的意志和价值取向。《易经》没有通过意志改变现实存在的思维,更没有客观逻辑性的思维方法,不是思辨的哲学。而客观逻辑思维是人性思维、精神思维,归于客观思维的最终方法,是人类最终、最适合实际的思维方法,是人类“绝对精神”的最高境界。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雷锋精神,铁人王进喜精神。从理论上讲,雷锋精神和铁人王进喜精神就归于人在“绝对精神”的支配下,将灵魂与精神置于人(绝对物质)之上的精神反映,归于纯粹的唯心主义范畴。因为当你用“绝对意志”改变“绝对现实”存在的时候,你的精神必然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你就是在纯粹精神的影响下,改造事物发展方向的事实后果。

我们不能错误的定义哲学名词,扭曲抽象的哲学概念,并贯彻到哲学实践中,让人无法理解哲学的真谛。其实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易经》文化,其任务和目的就是为人类发现与创立正确的思想学说,用以引导人类社会向正确的更加文明的社会发展。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