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恐怕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朕记得他大战高粱河时就受了三处箭伤,两处刀伤。”
韩德让说“不错,他单骑追赶赵光义的时候,身上伤势已经十分严重,二哥救他回来时,他已经昏厥,差一点丢了性命。”
萧绰说“是啊,两日两夜没有苏醒。”
韩德让说“臣知道,你一直守了他两日两夜,直到他苏醒,你才喝了一杯羊奶。”
萧绰说“一将难求啊!那真是一段最难熬的日子。”
韩德让说“是的,那时穆宗驾崩才几年,流弊难除,百废待兴,诸侯桀骜不驯,赵光义趁灭汉之威,乘胜而来,臣被围困于南京城内,一月之久,人心惶惶,若不是你来救援,恐怕现在已经成为朽骨了。”
萧绰说“你不知道,那段时间朕是怎么过来的。”
韩德让说“我知道,当时先帝已经病入膏肓,难以理政,所有事务都由你亲自裁决,出兵之事一定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萧绰说“是啊,首先是朝中大臣心生畏惧,主张放弃南京,其次,诸部拥兵自重,不肯出兵,朕都被逼疯了,像一个乞丐一样求他们,跟他们讲南京的重要性。好说歹说,才说动他们,幸好还有耶律斜轸在这里牵制着宋军,不然,就是朕来了,恐怕也见不到你了。”
韩德让说“是的,是二哥救了我,你不知道我那时有多绝望,宋军围城一月之久,日夜攻城,守城将士,人心浮动,不断有人出城投敌,我只能日夜守在城楼上,不敢有一丝懈怠。每当我绝望时,我就遥望西山,二哥在西山挂了一面很大的红旗,我看见红旗就知道二哥在我的身边,我就要把城守住,等你到来。”
萧绰说“朕当时心焦如焚,恨不得像雪雁一样,一个人跑来,死也要与你死在一起。”
韩德让突然不说话了,拿着火钳拨动着木炭。
萧绰说“想她了?”
韩德让没有回答,火光照着他的眼睛,亮晶晶的,湿润润的。
萧绰说“她是偷偷跑出来的,可能是看到朕束手无策,或者怪朕不尽心尽力,感到出兵无望,就一个人跑来了。”
韩德让仰起头,长叹道“她怎么那么傻?”
萧绰说“她不是傻,她是爱你。”
韩德让又沉默了,把火钳拄在地上,支撑着他的前倾的身体。
萧绰说“朕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爱上你的,直到见到她的尸体,朕才明白她是为你而死的。”
韩德让再也忍不住眼泪,哭道“不要再说了,我求你不要再说了。”
萧绰不再言语,二人默默相对。夜,静极了,他们能听到彼此心跳声。
过了好久,韩德让说“耶律休哥走了,谁可接替他的位置?”
萧绰说“朕一时没有很好地人选,耶律斜轸也病成那样,朕真担心那,你有没有合适的人?”
韩德让说“恒王隆庆,智勇兼备,宽厚仁慈,是个不错的人才。”
萧绰说“隆庆还年轻,恐怕难以服众。”
韩德让说“太后心里可能已有人选?”
萧绰说“朕想让耶律道士奴来当南京留守。”
“不行。”韩德让十分果断地说。
萧绰问“为什么?”
韩德让说“耶律道士奴为人阴险毒辣,野心很大,不能假以兵权。”
萧绰说“他在胡辇帐下干得不错,有大于越的风采,是一个可造之才。”
韩德让说“不,他跟大于越不一样,他没有耶律休哥的忠心。”
萧绰说“何以见得?”
韩德让说“耶律道士奴平时就桀骜不驯,大于越曾为他大伤脑筋。”
萧绰说“桀骜不驯的人往往也是有本领的人,大于越当年也有些桀骜不驯,不是也为朕尽忠竭力吗?”
韩德让说“不,大于越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