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鸩酒、解药(中)(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878 字 6个月前

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

田庄、地亩,那才是最保值的资产。而不是别的玩意。

秦可卿都分得清啥是富贵、财产、金银;啥是资产,啥是保值避险的最佳选择。

大顺曾经喊均田,真的能均吗?

别说大顺,就是满清,万历年间的盐政改革后的可世袭的盐票,难道不认?

换皇帝是换皇帝。

不认地契,那可就不一样了。

换了皇帝,只要统治那一套不怎么变,地契就得认、就得可以买卖。

为什么颜李学派,在解决土地问题的思路上,刘钰说,王昆绳的“惟农有田”论,就是封建王朝的均田思路巅峰了?

因为,惟农有田的前提,是王源认识到,工商业的发展不可遏制了。而且本身他又是支持工商业发展的。

支持工商业发展。

却又无法解决土地私有制下商人买地的兼并问题。

于是,王源才借助“士农工商”和前朝的身份制度,琢磨出加强身份制度、不准商人买地的思路,也即惟农有田论——这里的农,是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

当然,王源最终也是卡在了“怎么才能做成”这个“做”的问题上。

他的思路,只能说,温和,不敢来大的——给私有土地加税,给官田降税,倒逼农民把自己的私有土地,都投献给朝廷。这源于前朝的士绅优免下的“投效”这个历史,而王源的思路,把前朝的这种“投效”扩大,让朝廷成为唯一的“优免”者,那么按照前朝疯狂投效士绅的状态,岂不是大家疯狂投效朝廷,几年不就完成了土地的全部国有化了?

总之,这个“做”的想法,只能说,挺幼稚的。

而现在皇帝谈到货币改革、小农问题、工商业积累金银速度太快、兼并危机等问题的思路,某种程度上,也是脱胎于类似“惟农有田”的思路。

或者说,脱胎于“士农工商”的身份等级制度。

毕竟,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或者说。

这和刘钰的想法、和法国的重农主义杜尔哥的改革思路,是类似的。

即,披着封建的外衣,完成资本主义的前期发展,是可行的。

法国的重农学派,证明了这一点。

刘钰的诸多改革,修路废漕专营垄断海外贸易大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皇帝现在提出的一个思路,似乎,也可以归结为这一种。

靠着浓厚的封建外衣,和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头脑的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给刘钰提出了一个想法。

“朕所言,王谢燕、百姓家,故不能大道既行,而至大同。但如卿所言,谓之小康,当无问题。若能百姓小农皆用化肥、蒸汽机抽水,则天下可无饥馑。”

“但朕也清楚,若行这些事,非得爱卿变法的地区,方可大兴。”

“然而就像朕刚才所忧虑的货币改革、小农被兼、商人买地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实难解决。”

“而若均田……此虽正道,亦确实为天下第一仁政。只是……爱卿也清楚,这件事,做不成。”

刘钰心道,那是你做不成,或者说大顺王朝做不成。不代表这件事做不成。

但心里虽这样想着,却还是称赞皇帝说的对、说得好。

然后皇帝便道:“我读爱卿所著经济书,以及思索过去卿之变法……朕在想,既说王谢燕飞入百姓家,是要飞入三万万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