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国富论(三)(3 / 5)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272 字 6个月前

要是英国不这么搞,英国不是起飞了,而是英国早炸了。

从羊毛到呢绒、从造船到制糖、从棉布到骨瓷,真要是没有保护和限制,早就被冲爆了。

真要玩自由贸易,你英国的航运业,何德何能与海上马车夫荷兰竞争?

你英国的纺织业,何德何能与印度竞争?

你英国的羊毛质量,何德何能与西班牙竞争?

甚至,你英国的蔗糖业,何德何能与法国竞争?

连亚当·斯密,这个真正的此时代的英国人,都说,英国的蔗糖业无法和法国竞争。

因为:(蔗糖岛屿殖民地)对奴隶给予些微保护,使不大受主人侵凌的法律,似乎在政治十分专制的殖民地上(专制的法国),比在政治完全自由的殖民地上,可能施行得更有效些。

在设有不幸的奴隶法规的国家(比如法国),地方长官在保护奴隶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干涉了主人的私有财产管理。

在自由的国家,主人或为殖民地议会代表,或为代表的选举人,所以地方长官,非经充分考虑,不敢干涉他们。地方长官不得不把他们放在眼中,这样就使他难于保护奴隶了

法国政府的专制的特质,使得他们对于黑奴,能有更好的管理方法,给予奴隶些微的保护,使不大受主人侵凌……

总之,出台法律,不让上层无底线的压榨下层,是专制。

而,不敢干涉,上层就是地方豪强,不能干涉主人对“私有财产(奴隶)”的处置,是自由。

所以,在启蒙时代,读到诸如“自由”、“专制”之类的词的时候,一定要先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理解的意思、以及自己为什么脑子里一下子就冒出来了思想钢印觉得就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

以及,为什么说,法国的高等法院,在面对“清查田亩”问题时,他们说这违背了自古以来法兰西的自由的传统,这里说的“自由”,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英国人为什么能写出来《里维坦》?

逃离到北美的人,为什么这么恐惧英国的直接统治?

为什么英国能把财政,收到GNP的13.5,而法国连一半都做不到;中原的大明别说GNP的13.5,能不能收上来1.35,都难说。

为什么在170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铺天盖地的自由贸易的思潮?

为什么说这一次提出的六条建议中看起来最离谱的两条,在英国会有广泛的受众,且包括英国国王在内都不觉得这太过惊悚?

原版的《国富论》,到底是解释现实的?还是想要改变现实的?

原版的《国富论》,到底是因为英国有自由贸易,而出书证明自由贸易就是好的?还是因为英国简直走向了自由贸易的绝对反面,所以才要出书来宣扬自由贸易?

原版的《国富论》,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是推理,逻辑,演绎。

而此时此刻,经刘玉注经的《国富论》2.0plus版,则加上了一些现实的印证、证据。

或者说,扭曲的鼓吹。

使得这本小册子,更加充满了说服力。

人,大多数是慕强的。

而很多时候,或者说,在这个时代,经济学甚至哲学,都是在忙着解释世界、解释历史。

正如伏尔泰等“精中”、“精儒”,乃至于法国重农学派在大谈东方制度的优越性……

而从大明到大顺,一直到现在为止,其富庶的形象、神奇的瓷器丝绸棉布、优雅的茶叶漆器等,都使得很多欧洲人在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东方的富庶。

大顺穷不穷?

送到西南山区、送到甘肃荒凉地、送到盐改之前的两淮盐户那,体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