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二章 前置科技都满足的顺畅(3 / 4)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2324 字 6个月前

的大量走私盐积压。

除了长芦盐,还有营口盐、台湾盐,盐,理论上绝对不缺。

但,大顺没有足够的钱,囤积足够的盐,以备打这场仗。

因为盐不是白银变的,需要囤盐,白银不能当盐用。大顺连储备粮都不足,哪有钱储备盐啊。

那么,怎么办?

这时候,松江府银行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如果盐商给刘钰行贿,刘钰就可以用行贿的钱做利息,立刻借到几百万的白银。

这几百万的白银,可以提前支付给长芦等地的煮盐户。

一来,低价囤积他们之前多生产的走私盐,漕运被废,走私盐根本没有销路了。

运不出去,堆在家里,自然可以低价出售。

二来,也可以提前支付给别处的盐商,预付一定的款项,让他们增加生产。

两淮盐商的资本虽多,但实际上能动用的流动资金并不多。

大量的白银用于放贷;还有一部分用于盐的转运,是一种流转状态,他们手里能够迅速动用的白银,并不是很多。

往多了数,能动用的流动资本,往大了算,2000万两。可2000万两,能吃多少?敢吃多少?真有那么团结?

如果淮南盐商准备在淮北盐区搞事,那么,就放开盐往外卖。

能吃多少,卖多少。

盐的利润在那摆着,他们敢吃,朝廷这边就敢卖。

真要是胆子大,把刘钰用他们的贿赂作为利息贷出来的白银卖的盐都吃了,转手就能赚几百万两。

等着他们吃不动了,认输的时候,再派孩儿军抓人——大顺不是英国,也不是荷兰,没那么多完善的法律,故意扰乱盐政,这也可以定罪嘛。

如此一来……

松江府银行获得了利息。

朝廷获得了利润。

同时,又查抄了足够的盐,建立储备仓库,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到时候淮南盐商的资本基本都被吃光,一旦他们打输了,那么淮南掩盐政改革也就没有丝毫阻力了。

届时,盐,归朝廷储备库。

本金,还给银行。

赚的利润,朝廷存入银行做贵金属,利用盐和随时兑换,推广钱钞。

刘钰还真就不怕他们玩,就怕他们不玩。

如果他们不玩,直接认怂,那也就是白练手。把受贿的这些银子当了利息,明年把盐卖出去,收拢本金还本金,也就赚个走私盐积压低价的利润,没啥意思。

这种办法若要成功,需要四个前提。

而且,这四个前置条件,现在只有一个没有确定,剩下的都确定了。

首先,需要海运基础。

海运不只是能保证长芦、台湾、营口等地的盐,能够迅速运达连云港……或者叫海州。

更是废弃漕运的保证。

其次,有了海运和下南洋基础,废弃的漕运,使得长芦盐的大量走私盐囤积,严重过剩。

今年这些过剩的盐,又保证了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可以用低价收购这些过剩盐,预备打这场盐之战。

第二个好处,走私盐被切断,淮北盐改的效果,那真是立竿见影。

今年能卖出的盐,绝对比之前要多,也更加证明了盐改的正确性。

有些人只能看到表面:实质上,是运河走私盐的市场,因为漕运被废,空出来的市场被官盐占了,这是真正原因。但在别人眼里,那就是盐政改革的功劳嘛,一改顿时就两倍增加,简直制度万能。

再次的条件,就是松江府银行的大量海贸白银。

可以保证刘钰可以迅速用不太高的利息,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