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的量,那年欧洲却一下子有了七八百万斤。你们说,咋办?”
都是做买卖的,这问题一问出来,所有人都瞬间就有了答案。
咋办?
降价呗。
茶叶不是金银,放个十年八年也没事。
新茶、旧茶区别还是很大的。
而且这玩意儿占着资本,不赶紧回笼资金,下次来广州靠什么买货?一旦断裂,只怕公司就要被其余的竞争对垮。
那自然是原本能卖七八两一斤,现在往死了降价,至少别砸手里,能回多少钱是多少钱了。
但还有些人想着,那奥斯坦德公司如昙花一现,等着那公司的商馆都没了之后,好像茶叶价也没涨回去。
这么一想,肯定是这些公司发现,降价之后,依旧有利可图,所以才都选择了降价才是。
那之前是没想到降价反而赚的更多?
还是说,想到了,但不敢做呢?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的吧?
台上,刘钰说完地对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次“感谢”,又说道:“事后,大约是本朝征准噶尔那一年吧,这神罗皇帝因着生不出儿子,为求各国承认其女儿继承,不得不把奥斯坦德公司解散,以作为英、荷等国支持他女儿继承的筹码。”
“我说的第二个‘感谢’,就在于这个解散。”
“这么说吧,奥斯坦德这地方,距离英国伦敦,也就相当于从松江府到苏州府这么远,甚至可能还不如。”
“你们猜,如果他要是生的是儿子,要是不解散这个公司,英国会不会被逼的取消茶税?”
“你们要知道,今年英国的茶叶关税,是125。荷兰之前是盟友,碍于情面,其国又弱,不能做的太过分;那瑞、丹等国又太远。”
“那你们想想,若是松江府的茶,收125的税;而苏州府的茶,免税。你们猜,管得过来吗?”
“就苏州府到松江府的距离,只怕他要是生的儿子,怎么也不取缔奥斯坦德公司,怕是英国早在本朝伐日的时候就要降低茶税了。”
“英国降低茶税,对坐商、杭商来说,倒是好事。可对咱们这些做海上贸易的,那可不是好事啊。现如今,西洋贸易公司第一年的茶叶,就有450的毛利润,而且一下子就是上百万斤的量……”
“往远了说,还真得说,得亏这送子观音给哈布斯堡家送去了个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