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行时空跳跃的超高光速飞船,更不要说是拥有多种功能模块的军用战舰了。
宇宙级文明为了对自身的整个文明体系进行控制,也是煞费苦心,外围的星域之中尽可能的布置低端产业,主要进行一些低含量的产品的生产,研发设计工作几乎全部都由核心星域的精英来掌控,即便是生产的各种产品也都要尽可能控制在低端领域之中。
一些真正核心、关键的设备绝大多数都被安置在核心星域之中,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所以在以前宇宙级文明内部秩序没有失控之前,那些外围星域的各个星域也都是没有办法自行生产超光速飞船的,民用飞船的生产也必须要集合众多星域的资源,在核心星域的控制和调配之下才能够完成飞船的生产,只有更低一等的飞船维修养护的工作,在各个星域内部可以独立完成。
在这样的控制之下,理论上就是众多外围星域的局势彻底失控了,对宇宙文明官方政府来说也是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的。
但是这种设计在上古文明的面前显然就彻底失效了。
上古文明在收服各个反叛势力,整合了各个外围星域的各种人才、物资、生产基地和设备等等资源之后,根据自身原有的文明资源稍微一匹配就发现,这些外围星域的很多产业和工业基础虽然稍显低端了一些,但是其实在体系上还是非常完善的。
之所以这些外围星域以前只能够维持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根本原因并不是人才和设施等方面存在太大短板,而是宇宙级文明政府有意得对其进行了知识体系和设备性能的阉割,控制了这些人员和设备的发挥上限,缺乏了一点最为关键的东西,从而就导致了这些外围星域无法突破核心星域的限制。
归根结底,宇宙级文明其实思虑是极为长远的,它们考虑到了各种可能的状况的发生,暗中也有着核心星域发生变故之后的准备,到时候这些外围星域就是极有价值的备份系统,稍微一启动这些外围的体系,在核心技术和设备上加以一定的改造,宇宙级文明政府就能够在外围星域的基础上重新崛起,这样的安排对于文明的长期发展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是这些东西在有了上古文明这个明眼人的插手之后,情况立刻就完全不同了。原本是为了宇宙级文明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安排的备份体系,很快就在上古文明的手中重新启动了起来。
借助于上古文明输入的种种关键技术、关键工艺的调整,对于整个外围星域的生产体系的全面调度和控制,上古文明很快就在外围众多星域的无数生产基地、生产设施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一系列产品的生产体系的重塑。
全套的军用战舰的生产体系,尖端的全套科研体系,人工智能模块的批量化生产体系,基因药剂工程的全面生产科研体系,还有更多的其他林林种种若干体系的重建,这些全部都在几百年的时间之中被一一攻克和完善,在这众多的全新体系被重塑的同时,上古文明地盘范围内的公民的各种生活消耗只不过是上古文明顺手解决的一个小问题罢了。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生产体系的支撑,上古文明才能够推动着自身势力范围内的众多势力不断成长,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宇宙级文明政府的冲击,否则仅仅只是靠着捡宇宙文明官方政府的垃圾的话,上古文明哪有可能动乱无数星域,让无数的反叛势力茁壮成长了起来,这背后靠的都是海量资源和设备的支撑。
同时也是因为这些生产体系的重建,上古文明麾下的这些势力这些年间也是迅速得脱胎换骨、鸟枪换炮,综合的作战实力早就已经不是当年刚起步的乞丐状态可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