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供朝廷官员和大户人家使用。据说,到了三伏天,一块冰的价格可与等重的银两同价,寻常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萧金衍热得浑身是汗,问李倾城,“李家可有冰窖?” 李倾城道,“每年李家都从常州府惠山取水,长途跋涉运到金陵,所以到了夏日,皇宫里的冰块,都是我们李家供应的。” 惠山位于常州府无锡县,有惠泉闻名天下,陆羽《茶经》中曾将惠泉称为“天下第二泉”,泉水甘咧,以此泉水制冰,自然是上等佳品。 萧金衍怕热,道,“到了金陵,你让我住冰窖就成。” 船工听他们在讨论金陵,笑问道,“两位公子,可是要到金陵?” “正是。” “那你们来得可真是时候!”年长艄公道,“今年是金陵李家的祭祖大年,从各地赶来的李家族人,纷纷聚集金陵,热闹得很呢。” 萧金衍故意问,“李家在金陵很有名吗?” 艄公以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对他道,“那还用你说!金陵李家已有六百年历史,与陇西李家并称李氏二族,生意遍及天下,李家商行在大明十三行省都有分号,光嫡系族人将近百人,更不用说八大旁支了。若算起来,整个金陵,有半座城是他们的也不足为过。” 船将到池州,艄公指着码头道,“你看到没有,这码头上,一多半的船都是金陵李家或依附于李家的。” 李倾城故作不闻。 萧金衍咂舌称奇,“这么多!” “那是当然。三百年来,金陵李家族人及学生,光进士就出了一百零八位,其中有三人做到了宰相。” 大明朝不设宰相,但官员一旦入阁,在民间便称为宰相了。 艄公又道,“金陵二房的公子李少卿,年纪轻轻已经做了工部屯田司的员外郎,五品官哩!大家都说,金陵李家下一个宰相,就是他了。” 李倾城笑道,“你耳朵倒是挺长!” 艄公道,“咱们常年跑船的,天天在江面上跟人打交道,耳朵自然灵光了。我跟你说,他若是长子嫡孙,金陵家主之位,肯定传给他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萧金衍嘿嘿一笑,“大伯,那李家三少爷李倾城,在金陵城内风评如何?” 老艄公道,“那个李倾城嘛,当年也是金陵城的纨绔子弟,后来听说闯荡江湖了,这几年倒是没了他消息。据说他是金陵第一美男子,看上去细皮嫩肉的,大家族家的弟子,双手不沾阳春水,都是一样。老夫当年年轻的时候,也号称第一美男子呢。” 年轻艄公道,“是啊,你是咱们赤蛟船上第一美男子。”赤蛟,是这艘船的名字。 老艄公笑骂了几句。 年轻艄公道,“李倾城如何,咱不知道,但如今金陵城第一纨绔,可是李长生。这小子在秦淮河上挥金如土,名气大得很呢!” 听到李长生名字,萧金衍不由想起那个在蜀中傲气十足偏又对李倾城满是崇拜的小子。 前面传来船头的呼喝声,“你们两个别扯闲帮了,到了码头,赶紧靠岸。” 赤蛟号抵达池州码头。 艄公下船雇了几个纤夫,将货船拉到码头之上,有人上下运输货物,也有客人抵达目的地,纷纷下船。 船头有人负责接送,有几个帮派之人,来到货仓,找人搬运一些麻布包裹的袋子,正是他们从蜀中运来的井盐。在大明朝,盐由官府专营,但利润太大,贩卖私盐也孕生为一门生意,多被江湖黑道垄断。赤蛟号是老船,黑帮早已买通官府,在官兵眼皮底下,将这些私盐运到岸上。 萧金衍问,“你家也运私盐吗?” 李倾城道,“明面上是不做的。不过,有些江湖帮派,依附我们,暗中也做一些,我爹对这种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做的?” 李倾城道,“金陵李家祖训,只要有利可图,就算是造反,也是可以为之的。比如二十年前……” 李倾城想了想,“算了,不说也罢。” 二十年前,雍王朱立业发动靖难之役,从雍州一路打到京城,将前朝皇帝拉下马,其中得到不少地方势力的支持。金陵李家富甲天下,自然也是朱立业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