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半敛了眉,迈着标准的宫人碎步,随众跨进了景仁宫的大门。 进院的那一刹,她不觉恍了恍神,仿似重又回到了在宫里当差的年月。 情不自禁地抬起头,她转首四顾。 院中清寂,庭树亦已半枯,雨线连着灰暗的天,却也填不满这四面宫墙围出的一方天地,反倒越发显出一种空落来。 红线无声地叹了口气。 人皆道皇城如何富贵、如何尊荣,又有谁知晓,这邃密的深宫之中,鲜亮不过一时、煊赫亦只转瞬,唯有寂寞,日复一日,啃啮着漫长的光阴,将人的心也消磨殆尽。 一如这似曾相识的殿宇。 院落空寂,便连雨声亦似在这里变得紧密了些,淅淅沥沥敲打着伞面儿,仿佛要借着这样的响动,为这里添上几分活气。 一瞬间,堵在红线心底的那块石头,莫名松泛了几分。 罢了,她又有什么不甘心的呢? 她到底还是离了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纵使亲人冷落,她亦仍旧为人驱使、听候差遣,也却比在这么个动不动就要丢命的地方呆着强些。 她该知足的。 轻轻呼出一口气,眼瞧着那淡白的烟雾在冷雨中散去,红线心底的那些许执念,亦自消弥。 “本宫这会子可是乏得很,得先去躺一躺才成。”荀贵妃甜丽的语声传来,拉回了红线的思绪。 她忙拢住视线,垂头看着脚下平整的青砖。 未几时,一双宝蓝绣花宫履,便出现在了她视线的尽头。 “你叫红线是吧?”绣鞋的主人问了一声,语气中有着毫不遮掩的倨傲。 红线识得这声音,忙躬身回话“回梁姑姑的话,我是红线。” 梁春月将一双薄皮杏眼张得大大地,上下左右地来回打量着这青衣婢女,面上的神情在好奇与不屑之间轮换着,好一会儿后,方“哼”了一声,道 “主子要去歇着子,这会子没空与你说话,我叫人领你去东配殿,你在里头候着便是。” 这要等到何时去? 难不成离了宫的人,又还要被这宫规束缚么? 红线低垂的眉眼间满是焦躁,语声却极是恭谨,躬腰道“梁姑姑,我们老夫人还在仁寿宫里头呢,总不能叫她老人家等我一个奴婢,您看……” “你话倒挺多。”春月打断了她,语声亦随之变冷。 她知道红线的意思。 对方是想说,若荀贵妃果然乏得很了,倒不如现就放她走,也免得让靖北侯老夫人久候。 若在外头也就罢了,在六宫的地界,她们贵妃娘娘的话,也是轻易能驳的? “让姑姑见笑了。”红线温驯地道,平静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春月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唇边挂着一抹讥嘲“既然知道是让我见笑了,你就不该把这话说出来。总归有你回去的时候,你又急个什么劲儿?才放出去没几日,规矩便都忘了么?要不要我找个嬷嬷来好生教你一教?” 末了一语,已是大不客气了。 红线心下暗叹,情知一时之间是脱不了身的,只得忍耐着性子道“我省得了,多谢姑姑提点。” 春月撇了撇嘴,转首唤来一名小宫人,低声吩咐了两句,复又转向红线,一字一顿地道“你这就跟着她走,到了地方就好生呆着,别乱跑,知道了么?” 红线低声应了个“是”,春月一甩袖子,转身去了。 那小宫人也不多话,将红线带去了东配殿,便自退了下去,临去前,还将殿门也给关上了。 “哐当”,厚重的门扇在红线的身后阖拢,那骤然而来的天光,亦被这阴森的殿宇吞没。 红线背倚着殿门,后颈有些发凉。 殿中连支细烛都不曾点,四面的窗户亦皆关着,她一时间什么也瞧不清。 这突如其来的黑暗,难免让人心生惧意。 一时间,宫里那些可怕的传闻尽皆现于脑海,红线下意识地哆嗦了一下。 好在,除了黑,四下寂然,唯雨声连绵不绝,隔窗听去,沉闷而又单调。 花了数息的功夫,红线终是适应了殿中的光线。 她谨慎地转动着脖子,打量着此间情形。 很空。 这是她的头一个感觉。 而后,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起,那早夭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