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葬礼(2 / 4)

“我不知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不想吃饭而已,又做错了什么,我又什么时候要你们来请我吃饭了,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加这么多莫须有的罪名给我?”杨墨直视着父亲的脸庞冷冰冰地回道。今晚,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就像晒干了的火柴已经被点燃了似的,越烧越旺。

父亲不再回应她,用力地一拉椅子坐了下去,面无表情地端起饭碗吃起饭来,好似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对于杨墨,简直就像是一团毫无存在感的空气。

看吧!这就是自己的家人,自己一直是这个家里多余的外人,是一个做什么事都是错误的笨蛋。

自始至终,母亲都是坐在餐桌旁一副事不关己的吃饭,淡定的夹菜,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当然,也目不斜视,永远是一张冰冷冷的侧脸给到杨墨。

还有妹妹,正在用筷子捣鼓着她面前的那道酸菜鱼,万年不变的夹菜方式,每次吃饭都会把菜盘翻个底朝天,把她想要吃的菜都挑入自己的碗里,好似别人都是不需要夹菜的,永远一副世界理应围着她转的神态。同样的,和母亲如出一辙的目不斜视,她们的确是母女同心。

只有弟弟,偶尔用紧张、不安地眼神望下自己。杨墨对弟弟扯出一抹浅笑,然后转身走进了房间,关上了房门的那一瞬间,眼泪嗒嗒地掉了下来。

杨墨有时在想,为什么自己会把生活过得这么糟糕?为什么他们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么冷血?难道就是因为母亲和奶奶的不和,而自己又是奶奶从小带大的,她们就这样无情地对待自己吗?

杨墨有些无助地走到桌边坐下,后背一瘫地靠在椅子上,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自打记事以来,在身边陪伴着、教育着自己的,甚至是责骂着自己的人都只有奶奶。在童年13年的岁月里,母亲没有打回来过一个电话,倒是父亲,一年打个两次或者三次的电话,而且关心的都永远只是她的成绩,因为对于父亲来说,这可以让他在朋友面前很有面子。

童年的杨墨记不起他们的模样,他们对于杨墨来说,似乎是陌生的,他们在杨墨童年的回忆里,是零星的几片碎片。儿童歌词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或许也是不完全正确的,至少在杨墨的身上是可以得到推翻的。

在杨墨14岁的时候,他们回来了,说是以后就留在b城了,同时带回来了一个8岁的妹妹和一个刚刚满月的弟弟。杨墨有些讨好似地称呼他们,勤快地扫地、拖地、洗菜、切水果,开心地拉着妹妹的手出去散步,青涩的抱着弟弟摇啊摇……

那天,杨墨似乎非常的紧张。

可是那天的杨墨,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那欢乐、幸福的日子却再也不会有了。

母亲和奶奶总能因为生活中的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吵起来。杨墨那时候对她们吵架的理由感到非常的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小的事情也会上升到争吵的地步。直到现在,她终于明白了,当不满意一个人的时候,当对一个人已经存在偏见的时候,冯管她做了什么事情,都是你生气的导火线。

在她们的争吵中,杨墨没有站在母亲的阵营里帮着母亲一起指责奶奶,这与妹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至于杨墨变成了母亲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妹妹,自然理所应当的变成了母亲眼里的心头宝。

母亲甚至还在自己的手腕处戴上一个用麻绳做的手链,对着先祖说她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杨阳,一个是杨雪。按照b城的习俗,用麻绳做成手链戴在手腕上,那是一种发誓的见证。

奶奶看到母亲的行为时,气的整个身体都在发抖,脸色铁青,直为杨墨抱不平,而杨墨却很疑惑。

疑惑,为什么自己选择站在中间化解她们的误会,会被母亲这样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