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赵普说‘浮屠氏之教,有俾政治,达者自悟渊微,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究宗旨。’好一个厉害的太宗,如此政治嗅觉,如此看人眼力,岂有不接大宋皇位之理?继太祖削平荆湖、南汉、南唐之后,太宗又平定了吴越和北汉,完成了北宋真正一统天下的大业。
吴越亡国后,其财物也被任意掠夺。我宋王朝从吴越国掠夺来的财物中,有一件是佛祖舍利。开封铁塔的出现,就和这舍利有关。
后周的皇帝柴荣不喜佛,同时期的吴越国王却崇信佛教。当时吴越国境内的宁波四明山阿育王寺舍利塔内安奉着佛祖舍利,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吴越国王派人前往四明山阿育王寺,硬是把佛祖舍利索要过来放到杭州的罗汉寺供奉。
我大宋皇室赵氏君临天下后,吴越国国号虽存,而实则已非独立之国。吴越王钱俶‘王不王,臣不臣’,对我宋非常恭谨。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钱俶再度到东京朝拜,遂被留居。钱俶一看形势不对,立即自动向太宗光义上表,表示愿意把吴越国的土地献给大宋。吴越国将吏听说这个消息后,无不痛哭。宋太宗赵光义动用了壹仟秀壹拾线艘船,把钱俶的亲属、官吏及吴越之地的财物悉数征入京城。在这次行动中,一位名叫赵镕的我宋王朝供奉官任务特殊,他受赵太呆的指派,特意迎奉杭州罗汉寺的佛祖舍利。佛祖舍利抵达东京后,宋太宗起初将其供奉在紫禁城内的滋福殿中。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决定在开宝寺福胜院内建一座木塔,以安放舍利。就这样,开封铁塔之母体福胜塔便自此与世人见面。”
傻根和杜发听了他的一席话,对铁塔的往世今生才有了面认识,原来开宝寺因佛而兴,开宝寺塔因佛而建。司马光眼望东南面的大宋皇宫,脸色严肃,沉寂片刻,又道“面对汴梁城内最辉煌、最高的塔,为何众文人学士都无动于衷?这种情形与唐代文人对于龙门石窟的态度十分相似,龙门石窟是完成于唐代的杰作,但是唐代诗人没有一个写过关于龙门石窟的诗,这是因为文人群体认为它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东西,但因其是皇家意旨行为,他们便也不好说代么,只以沉默应对。”
过了良久,傻根道“司马先生,本朝文人于忧国忧民的立场出发,认为铁塔是一座过度奢华又没有实际用途的建筑,白白浪费了大量民胎民膏。”司马光没有出声应答,杜发道“但此塔是皇帝下令修建,文人骚客不敢随便意论,因此便作视而不见以待之。”
司马光道“建设此塔,是否劳民伤财之举,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不能否认的是,崇佛思想、行为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绝对是有害无利。多少僧尼,成长时占用国家、社会资源不比常人少,成年后却整天打坐念佛,劝人无为,不事生产没有回馈社会国家倒也罢了,反去劝更多人信佛出家,以致真正干活的人、保家卫国、发展经济的人无形中减少,信佛尊佛,已变当下社会沉重的负担。”
傻根杜发二人听他侃侃而谈,显然对宋王朝尊佛颇有不满,杜发便道“司马先生,你说的不无道理,我二人深表赞服,那么先生今日又为何前来开宝寺?”司马光昂昂然道“不览佛寺不知天下人信佛之数也!”
两人一听,肃然起敬,敢情他是身负使命前来调查佛事?杜发道“先生心怀国家社稷,先天而忧,后天而乐,正是我辈楷模,国家之幸也。”
三人愈谈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司马光邀两人回府长叙,傻根杜发左右无事,便应允而去。
司马光设宴招待,其间有一叫王安石的邋遢官员相陪,只见他十片指甲都藏有泥污,脸有污渍,头发乱糟糟的,十足一个城市贫民形象。司马光与王安石两人席上所谈,是变法革新之事,王安石貌似更加激进,他道,根据他多年的地方官从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