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还早,两人决定到开封府外转转。
开封府府衙重檐庑殿顶,重重进进,房舍高大,气象森严,以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宝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
府衙门前两根立柱上挂有一副楹联,写着“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敞开的大门一股正气直逼将出来,邪神恶鬼,统通回避。“开封府”金字牌匾下摆放有一只呜冤大鼓,往大门里张,阴阴沉沉瞧不清楚,杜发对傻根道“民间相传,按旧制,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只包拯包大人开先例,打开官署正门,设置大鼓,使告状的人能够直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包大人立朝刚毅,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贵戚、宦官惧之,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傻根听后很是向往,道“包青天铁面无私,慕名已久,不如咱们先进去拜一拜他?”杜发道“咱们可是连状词也未写,现下进去有何用?”傻根道“写什么状纸,咱们又不是进去鸣冤,只是拜见包大人,倾讲案情而已。”指指门口两边的字摊又道“不过还是把案情写在纸上好些,门口两边是写字的先生,让他们写得了。”
杜发豪气顿生,道“好,好,咱们就进去见识见识这位天下名扬的包大人英姿。”杜发信不过写字的先生,买来笔墨纸张,躲在一边亲手书写,洋洋洒洒写了将近四百字,落款处写谁人,两人想来思去,决定还写杜发名字,如果连包拯都信不过,那世间又还有谁能信得过?
两人登上台阶,走到大鼓前,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连敲九下,鼓声低沉而扬,余音了了,直达门户之内。稍过片刻,有官差出来带两人进入大门,大门后是一座庭院,庭院正中放着一块巨大戒石,上刻太宗皇帝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用意提醒公堂上执法者禁愚蒙百黎,否则天理昭彰,善恶明鉴。
绕过戒石,踏入大殿公堂,迎面一幅“海水朝日”图置于官案台后的墙上。民间把此图唤做“日出东方”图。此图放于衙门公堂正中,乃劝诫官员应“清如海水,明似朝日”。小民进入公堂乃为官司而来,打官司必定意味着要掀起阵阵波澜,平静的生活将被诉讼所改变,令名罪责也因之而锤定。这幅“海水朝日”图描绘出了日出东海之时,光芒四射,冲破一切黑暗和狂暴的景象。它除了在告诫官员要洞悉千变万化的世界,使小民生活重归于平静,为治下百姓带来光明之外,还殷切地希望通过公堂的裁断,为天子带来海晏河清的政局。
“海水朝日”以青绿作为海天的主色调,也正是“青天”的喻色。画面脱略形似,意境渲染,神韵跃然出纸,颇有文人画的技法,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图”“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若非逼不得已,谁人愿意踏入此处一步?打官司往往被小民视为畏途,常言道“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试想,进入公堂的黎民百姓,甚至权贵,都极有可能是第一次直面官府,必定是颤颤巍巍,胆战心惊。跪在大堂之下,抬头仰视所见,除了青天大老爷包大人,便是这幅“海水朝日”图。图中青色的海水和天空,干净清明、深邃而宁静,以柔和温暖的色调来改善公堂压抑沉重的氛围,意在提喻进入开封府公堂的人,不管是贫民还是权豪,公堂上的包大人可明辨是非,冷静公正地处理案情纷争。
傻根和杜发瞧见该图,宏大的意境扑面而来,内心得已坚定一分。图画之上,还挂有一副“正大光明”匾,四字架构端正,磅礴大气,犹如一根定海神针,稳定正人之心。
傻根见得公堂形象,身处其中,一种奇怪感觉忽然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