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可就如同一道紧箍咒一般,像叶白这样的人,那是相当不满意的。
能够得到多少补充,叶白自己也不清楚,县衙的官员们也没有说,他就只能想办法节流了,立马下令让府军士卒看顾一下青壮们,下次战斗的时候,省着点用,若是没有了这些城防物资,接下来的战斗就只能用人命去堆了。
叶白的担忧并不是无的放矢,接下来的三天,东城爆发了超过10次以上的攻防战,城外的匪军每天都会发动三次以上的攻城,就好像一天三顿饭一般的准时。
每一次的攻击,出动的匪军数量都不会低于2000人,身后还有督战队的亲自督阵。
头两天的战斗还好,城头上储备的城防物资虽然并不太充足,可并不是没有,省着点用,再加上县衙那边不时的补充,照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虽然无法阻止匪军的登城,却也没有让他们在城墙上站稳脚跟,坚持不了多久被赶下了城头。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储备的城防物资是被全部消耗一空,就连金汁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少许的火油,其他几面城墙的局势也不太好,县衙筹集的城防物资根本就已经无法支撑了。
面对2000多名匪军不要命的攻击,不光是前曲和第三都的士卒们全部上阵,就连那些打下手的青壮民夫都被迫推上了战场。
好在经过了两天的大战,东城上的1000多名青壮已经不再是第一天那样的怯弱、畏惧了,心中的血性也被激发了,敢于抄起武器战斗了。
形势不对的情况下,叶白也不敢再有任何的保留,及时地动用了200多张新兵卡,再次将200多名民夫强化为了新兵,加上之前强化的,整整300多名达到了新兵级别的青壮们,撑起了整个民夫队伍的骨干。
在他们的带领下,以及府军的帮衬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总算是成功地打退了匪军的大规模攻击。
战斗结束之后,原本1000多名青壮民夫,连死带伤,足足少了500余人,还有战斗力的仅仅只剩下了一半。
前曲还有第三都总共400余名士卒,也只剩下了不到300人,其中有一半还是弓箭手。
如此大的损失下来,原本就有些兵力不足的东城,这一下是真的有些捉襟见肘了。
叶白可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主,当即就派人向杨元嘉汇报战况,请求支援,哪怕他明知道此刻杨元嘉手中的兵力已经用到了极限,是真的没有援军可以派了,但他依旧这么去做了。
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不哭诉一番,是不可能得到增援的,更何况这也是属于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若是东城真的沦陷了,有杨元嘉分担,他身上的罪过也要轻上一些。
不出叶白的意料,杨元嘉的确是没有能够派出更多的府军前来支援,只是将县衙官员们征召的民夫派来了1000余人,至于城防物资什么的,那是彻底没有了。
或许是担心叶白心中不满,随同这批青壮一起来到东城的,还有一名杨元嘉的亲卫,来自于杨家的家兵,他给叶白带来了杨元嘉的口信。
按照杨元嘉的说法,府军的援军即将抵达,最多再坚守三天,城外的匪军就会被援军击败,安城县之围也就被解了,如今的苦难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让叶白一定不要松懈,坚守三天,功劳就可以到手了。
对于杨元嘉所说的府军援军,叶白倒是没有太多的怀疑,整个武安郡驻扎了超过10万卫军还有将近20万的府军,整整30万正规军。
如此庞大的军力,就算是蜀国、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举入侵,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抵御,一群山贼、土匪组成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会让整个武安郡的局势彻底糜烂。
事实上,安城县被数万匪军包围了这么长时间,就已经很是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