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添加净水设备(2 / 3)

经过某个国营注塑工厂不断改进技术后。

在第35万只桶往后的批次,从原本的人工螺旋盖,改成了更加便捷的按压盖(聪明盖)。

为此,来自中山大学的专家还出了不少力。

他们也不是白出力的杨杰支付了5万元的辛苦费,还写了两千字的感谢信,外加一枚锦旗。

真的是好人啊,价格真便宜。

费用是从桶装水公司的账户出钱。

专利?

新中国没有专利。

你想用就用。

很多人知道特区有两家使用了这个新技术,但舍不得购买设备。

要好几万呢?

他们能做的,就是把某些旧桶收购回去,洗洗刷刷,二次包装销售。

反正都是去水库打水,没有成本,白捡的钱。

79年8月15日,南头安居房屋建设公司成立,成了全国首家私营的房地产公司。

参与投资的包括杨杰、南头深云水公司、罗湖怡宝水公司、南头货运租赁公司、某建设兵团(军改后脱离房地产公司)。

杨杰坚持否认,这不是私营公司,而是公私合营的公司。

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尽管如此,杨杰的大名还是轰动了特区。

《特区首富是一位农民》

《从农民到老板的传奇经历》

《维修工的发家致富之旅》

...

杨杰看的是头皮发麻。

他的身份仅仅是知青,职业还是农民,但却是5家知名企业的共同老板。

“采访,我不需要采访,就说我出差了,去了香港。”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混蛋,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物流园的记者来的实在是太多了,他只能躲到杨书记那里避避风头。

杨书记已经高升了,办公位置从原来的联美公社搬到离南头。

南头管理区的辖区内,有一个专门的地方叫做南头,还是旧时的宝安县县城所在地。

这会南头(旧县政府)远远不如联美公社(镇政府)发达。

杨杰的到来又被抓包了。

“小杨啊,来给我出出主意,南头如何发展?”

杨杰也是懵圈:“如何发展?我自个都搞不懂了。我去转转看。”

杨书记笑着说道:“同志们,大家一起出去转转。”

79年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很接地气的存在。

一身中山装或者粗布衣,没有前拥后附。

而是切切实实的用脚一步一步的丈量脚下的这片土地。

也有可能是他们底层出身,起步太快了,还没有学会官僚作风。

官员的外皮下,其实是一个种地农民的心思。

杨书记也开始吐槽:“分配来的大学生,各个心高气傲,我看他们是待不长久的。”

杨杰表示赞同:“您说的对。”

比如万科创始人。

从学校出来,直接上了副省级单位,重点指导特区的经济发展。

但几年后他做了什么?

下海经商,主打就是各种倒卖物资。

随后又代理了日本的各种仪器设备,高价出售给国内。

再往后是经营房地产。

二马也是一样的发展经历,也是类似。

这种行为,无疑是吃相极其难看的。

国家培养你,不是让你去当商人的。

还有很多官商勾结的事件,未来会层出不穷。

这会就已经有很多苗头了。

杨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