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家家户户都要重新生火,以示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尊重。新家自然也不例外。八公递给苏油一根榆木棒子,笑道:“来,咱们小油,给新家请火吧!”
苏油接过棒子,按照古老的方法,开始钻木取火。随着一阵阵“吱吱”的声响,火星四溅,终于,一缕火苗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新家,也照亮了苏油心中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苏油心里头直嘀咕,忍不住想要跳起来反驳:“哎,我说咱们能不能换个路子,用竹子来点火咋样?”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几分调皮与期待,仿佛是在提议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
八公一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转而对围坐的几位老哥哥眨了眨眼:“瞧瞧咱们油娃,书卷气就是不一样,连点个火都得讲究个风雅。你们知道吗?官宦人家爱用枣木,图的是‘早生贵子’的好彩头;而那些富裕户呢,偏爱榆木,说是榆钱儿落地,财源滚滚来。”
“可我就觉得,竹子生火,那才叫一个妙!”八公的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继续道,“竹子,清雅脱俗,造纸做笔,那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好。咱们苏家,往后请火都用竹子,这才符合咱们书香门第的气质嘛!”
几个老哥哥一听,纷纷点头,觉得八公说得在理,仿佛这决定瞬间提升了整个家族的格调。苏油在一旁暗暗腹诽:“得了吧,你们这群老顽童,竹子生火快才是硬道理,哪里来这么多花哨的解读。”
说干就干,苏油迅速找来了三根干巴巴的竹片,手中折刀一旋,轻巧地在其中一根竹片上刮下一堆细腻的竹刨花,如同给竹子做了一次微型美容。接着,他将这堆刨花小心翼翼地夹在另外两根竹片之间,巧妙地开了个小孔,让刨花与之相连。
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