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挖冬笋(2 / 2)

,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崇拜的光芒。

不一会儿,苏油手里的竹签子就用完了,他数了数,足足有二十多根!他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啦,让这两个小家伙继续忙活吧,咱们去溪边准备些好吃的,犒劳犒劳他们。”

他们穿过竹林,来到了一条宽阔的大溪旁。这条溪,是村里的生命之源,它源自高山,水量充沛,奔腾而下,如同一条银链镶嵌在青山之间。溪水在半山腰处分出了一股细流,通过村民们精心开凿的水渠,缓缓流入了祠堂前的鱼塘,滋养着这片土地,也养育了村里的一代又一代人。

而主流则继续向前,拐进了一个幽深的山谷,那里有一片神奇的沼泽地,沼泽里的水质清澈,水草丰茂,是许多鸟类和动物的乐园。苏油和石薇决定,就在那里,他们要用刚挖来的冬笋,再加上从溪里捞来的鲜鱼,做一顿丰盛的野餐,让这次“冬日寻宝”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这个被夕阳染上金边的秘境里,隐藏着苏油心中的一片乐土——一个被时光轻柔抚摸的角落,他给它取了个昵称:“秘密田园”。这里不仅是他逃离尘嚣、寻觅灵感的避风港,更是他进行一场跨时代的农业探险的秘密基地。

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苏油悄然种下了一抹绿色希望——菰草,这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是唐诗中频频露脸的雕胡饭的神秘来源,那些晶莹剔透的菰米,曾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佳肴。菰草与蒲苇并肩而立,在外人眼中难辨雌雄,而在眉山,它仍被尊为六谷之一,默默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但苏油心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菰草遭遇黑穗菌的“入侵”,它将不再循规蹈矩地开花结果,而是孕育出另一种形态——茭白,那肥大鲜嫩的茎干,是未来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然而,这份变革的代价是沉重的,一旦乡亲们的菰草田被真菌侵袭,丰收的梦想将化为泡影。因此,苏油只能在这片废弃的边缘地带,小心翼翼地播撒着变革的种子。

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