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白铜(1 / 2)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阿囤弥赠予孩子们的一锭银光闪闪的银子放上了天平,另一边则放置了一块温润如玉的瓷质砝码,天平缓缓平衡,重量便一目了然。

紧接着,苏油又拿起那锭银子,轻轻放入量杯中,水面瞬间升高,他笑道:“银锭的形状五花八门,计算体积着实头疼,但水的智慧却能轻松解决。银锭排开的水的体积,就是它自己的体积,你们想想,大船在水中行驶,水位上升,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阿囤弥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苏油接着说:“现在,我们有了银子的重量和体积,就像厨师有了食材和菜谱,只需轻轻一除,密度便浮出水面。”

阿囤弥听后,立刻招手唤来师爷和账房先生,毕竟复杂的数学运算,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一番计算后,手镯的密度与银锭大相径庭,阿囤弥一眼便识破了骗局:“这手镯密度低那么多,定是邛部川的奸商所为!回去定要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苏油却笑得像个孩子:“别急,姐姐,这东西虽非银子,却也有它的妙用……其实,它还有个名字,叫白铜。”

“白铜啊,分为两类,一类是唐朝道士们炼丹时偶然发现的,他们在铜中加入了砒霜,炼制出了洁白的砷铜,美其名曰‘秘银’,但时间久了,便会恢复原样,变成黄色。”

阿囤弥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弟弟,你怎么连这些奇闻异事都知道得如此清楚?”

此时,商务组组长张藻也加入了讨论,他刚刚也被苏油叫来一起练习除法,此刻一脸得意地说:“张大哥我可是亲眼见证,这秘术曾让多少道士妄想化铜为银,却被我家小少爷一语道破天机,哈哈,他们当时的脸色可精彩了。”

苏油心中暗自好笑,心想我当然知道,白铜制成的水烟壶、烘炉、盆器,哪一样不是西南地区的瑰宝,享誉四方?

他笑道:“张大哥勇于探索未知,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咱们得好好向他学习。”

这场关于金银与白铜的趣味探索,不仅让阿囤弥对苏油的博学多才刮目相看,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探索的乐趣。

阿囤弥慌忙间将手腕上的白铜镯子一把掼在桌上,神色紧张:“哎呀,我这宝贝镯子可别也藏着什么剧毒吧?”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慌乱与玩笑的意味,就像是一个急于验证自己心爱宠物是否健康的孩童。

苏油轻轻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非也非也,阿囤弥姐姐,你们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确实蕴藏着一种被称为‘砒’的矿石,但此砒非彼砒霜,它是另一种奇妙的存在,性质迥异。而你手上的镯子,正是那砒矿与铜矿共舞于炉火中的产物,安心佩戴便是。”

阿囤弥闻言,目光在苏油稚嫩却自信的脸庞上来回游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信服感:“你这小家伙,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我开始相信,那些锋利的矛头,或许真的出自你之手。而你许诺给我的那把绝世好刀,也绝非寻常宋人口中的空谈。”

苏油哈哈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我苏油岂是言而无信之人?不过话说回来,你这白铜镯子,虽然别具一格,但品质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阿囤弥眉头一挑,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哦?真有此事?”

苏油点头如捣蒜,一脸认真:“若想得到更高品质的白铜,需得采用新法。首先,需用密封的坩埚,将炉甘石与铜矿熔炼成黄铜,再将这黄铜与砒矿融合,一番火与铁的舞蹈后,便能诞生出更为纯净的白铜。”

“更为神奇的是,这两种材料,虽非金银,却胜似金银。黄铜色泽金黄,砒矿炼出的白铜则银光闪闪,且易于雕琢。试想,若能将其锻造成精美的器皿,定会引得世人争相追捧。”

阿囤弥的眼中仿佛有星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