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幽深的酒厂(2 / 2)

能自已。而苏油,却转身投入了另一场“教育革命”——在简陋却充满温情的土地庙里,一群孩子正被知识的光芒照亮。

清晨四点,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孩子们便已起床,一部分匆匆赶往市集,开启他们的“小小商人”生涯,剩下的则围坐在简陋的课桌旁,开始了晨读。

早餐是简单却营养的,之后他们便根据各自的分工,投入到一天的劳作与学习之中。中午归来,新知如潮水般涌来,下午则继续他们在泥土与火焰中的探索——淘沙、制陶、制作蜂窝煤与煤炉、参与烧窑、基建,甚至到河边捕捉那些跃动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女性专属的烹饪课程外,其他所有工种都实行轮换制,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生活的多面性。

苏油亲自指导女孩子们烹饪,从简单的家常菜到复杂的宴席佳肴,每一道菜都承载着他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孩子们围坐一桌,享用着自给自足的晚餐,随后是自习时间,最后在温馨的氛围中进入梦乡。

日复一日,他们的收入悄然稳定在了十二贯的“小康线”,虽然日子清苦,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与满足。

每当夕阳西下,苏油带着一身疲惫与成就感返回城中,酒坊里已飘出阵阵酒香,两百余斤的白酒与十多斤的醇厚酒头,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而苏油,为自己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隔七日,他便允许自己奢侈地享受一次懒觉,直到日上三竿。

今天,正是这样一个“懒人日”。苏油慢悠悠地走向码头,一路上,熟悉的笑脸与热情的招呼如同秋日里的暖阳,温暖而亲切。在眉山城这片土地上,他的名字已悄然传开,成为了一段佳话。

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