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婆娑,俨然一处世外桃源。然而,随着距离的拉近,一股独特的气味扑鼻而来,那是纸浆与草木交织的味道,既古老又充满了生命力。
苏油心中暗想,或许,是时候发挥一下现代智慧,制作一些简易口罩了,既保护了自己,也体现了对工人的关怀。
造纸作坊的工头老许,见东家亲临,以为有什么急事,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苏家小少爷又要搞新花样。老许虽心中疑惑,但更多的是对这位年轻才俊的敬佩和期待。
实验开始了,苏油指挥着老许搬来一口大缸,一切准备就绪。首先,他向纸浆中缓缓加入了观音泥粉,那比例恰似黄金分割,约占纸浆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工人们按照苏油的指示,将混合物搅拌成均匀的悬浊液,随后开始了操纸工序。
而这次实验的第二大不同,在于操纸的次数。苏油要求工人们将操纸次数翻倍,这意味着最终成品的理论厚度将是普通书纸的两倍。这样的要求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的好奇和期待。
更为新奇的是,苏油并没有让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将纸张贴在墙式。
随后,苏油命工人在石案下生火烘烤,一时间,作坊内烟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不久,一张张崭新的纸张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诞生。
这些纸张经过特殊工艺的处理,虽然厚度与宣纸相近,但质地却更加紧密、挺括。轻轻一抖,纸张便发出哗哗的声响,如同山间清泉般悦耳动听。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加入了观音泥粉,纸张的白度得到了显着提升,宛如初雪般洁白无瑕。
这一刻,所有人都被这份来自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结晶所震撼,他们仿佛看到了知识传播的新篇章正在缓缓展开……在那张纸上,不仅承载着文字的印记,还微妙地烙印下了细腻如丝的布纹纹理,仿佛是大自然与工艺的巧妙融合。
苏油突发奇想,指挥着工匠们用圆润光滑的鹅卵石,如同艺术家雕琢玉石般,轻轻地在纸面上拂过,每一次触碰都带走一丝尘埃,留下的是更加晶莹剔透、平滑如镜的纸面。那些原本藏匿于纤维间的观音土粉末,经过这番洗礼,几乎隐形于无形,只留下一抹淡淡的、不易察觉的雅致。
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