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凡的矿物中发现不凡。
眼前的石英粉,杂质斑斑,表面覆盖着氧化铁矿的薄膜,宛如未经雕琢的璞玉。苏油心中暗自思量,眉山的矿产资源丰富,后世那些简陋却破坏性极大的小作坊曾是他心头之患。
他们采用简陋的露天酸浸法,将石英砂置于烈日下,以酸液腐蚀,让雨水带走杂质,其过程之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而今,苏油虽有心改良,却苦于手头无硫酸盐酸等化学利器,只能依靠物理手段。
他脑海中闪过多种方案,每一种都像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待着他去一一尝试。或许,是用水力冲刷,借助自然之力分离杂质;或许,是精细研磨,利用粒度差异进行分级……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苏油正用他那穿越时空的智慧,书写着一段关于石英粉新生的传奇。
在那个充满奇思妙想与古老智慧交织的时代,苏油正以一种近乎魔法的方式,从大自然中提炼出珍贵的材料,仿佛是一位现代的炼金术士。
想象一下,如果磁极能像磁铁吸引铁钉那样,轻而易举地从矿石中吸附出铁矿,或是利用油脂的浮力,让轻盈的石英粉如云朵般漂浮,而沉重的铁矿粉则如大地般沉稳地沉淀,那该是多么奇妙的场景。
但遗憾的是,这些高科技手段在此刻还如同遥远的星辰,触不可及。苏油只能依靠祖辈传下的“土法”,
一种既原始又充满智慧的方法:他将矿石加水湿润,投入那台简陋却充满力量的球磨搅拌机中,仿佛是大自然的砂轮,在旋转与碰撞间,铁矿逐渐从岩石的怀抱中解脱,随后通过无数次的清洗与漂水,那些细小的铁矿粒子如同被流水带走的秘密,而留下的,则是晶莹剔透、质地优良的石英砂。
二十七娘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经过苏油一番“魔法”处理后的石英砂,颜色纯正,品质跃升,仿佛被赋予了新生。
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