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算术注(1 / 2)

两人仿佛侦探般,一点点剖析着每一个细节,从字印大小的微妙差异,到行格界线的细微偏离,再到字印固定的不牢靠,高矮错落的尴尬,乃至存储排版时的混乱无序,审版时的疏漏百出……每一个问题都被他们一一揪出,就像是从杂乱无章的草丛中,找出了那些隐藏着的秘密。

八娘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恍然大悟,这些问题是她未曾预料到的,而苏油则像是拥有透视眼,总能发现那些不易察觉的角落。他们的总结,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铺满了整整一页纸,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八娘接过那张沉甸甸的纸,眼眶瞬间湿润了:“我原以为,一切不过信手拈来,却未曾料到,这背后藏着如此多的曲折与艰辛。今日之果,皆因我之浅见。”

苏油温柔地笑了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迎难而上。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将是我们向成功迈出的坚实步伐。想象一下,当这门新式印刷术真正成熟时,它能像魔法一样,随心所欲地拼版,永不断裂,随取随用,那将是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其实,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不过是追求更完美的美观与精细罢了。”

他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材料:“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材料关。木头,这位老朋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八娘,你可曾想过,除了木头,还有没有其他材料可以一试?”

八娘闻言,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其他材料?我倒真没想过。”

苏油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古人云,玉可刻印,铜亦可铸。我们何不回归传统,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当然,玉印铜印虽好,却难以刻制与铸造。但陶,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我猜想,毕昇前辈所用的,或许正是陶字,正因如此,它们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下,依旧保持不变的形态。”

八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头赞同:“那我们不妨一试?”

苏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术业有专攻,此事还需交给专业人士。眉山城内,可有擅长烧制陶瓷的工匠?”

八娘笑道:“史家便有几家瓷器坊,我与他们倒是相熟。” 说罢,她破涕为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说起来,子由的弟弟与史家的小娘子还有婚约呢,虽然还没过门。”

苏油见八娘重展笑颜,心中也倍感欣慰:“看来,我们的路虽然曲折,但绝非孤军奋战。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未来吧!” 心头的重担仿佛随着一阵清风悄然飘散,苏油轻松地笑道:“那就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了,我们不妨即刻启程,亲眼去瞧一瞧。”

八娘轻轻移步至门槛边,仰望天边那抹即将隐没的夕阳,柔声细语:“今日怕是来不及了,那陶瓷工坊远离尘嚣,藏匿于城外青山绿水间,而城内仅有那寥寥数间的门店,供人遥想其繁华背后。”

苏油闻言,轻轻颔首,目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如此,我们且继续深入探讨。除去材料之选,剩下的关键便在于工差之精细,这需得拥有超乎寻常的精密度量工具,方能确保每一枚印模皆如出一辙,完美无瑕。”

“至于字体之美,则需请匠人专门雕琢,最好能寻得一位匠心独运的大师,或至少是一脉相承的匠人家族,他们的字体风格相近,程家在这方面素有美名,此事应非难事。”

言罢,他转头看向八娘,眼中满是关切与劝诫:“八娘,此乃家族大事,你一人独力难支。实验中的每一份成果,都需及时与程太老爷、老爷以及你的夫君分享,让他们知晓你的努力与成果。你身为程家儿媳,更应注重家族和睦,避免误会,凡事共商共议,方为上策。”

八娘聪慧过人,一听便明,含笑点头,但随即又眉头紧锁:“如今看来,这最难逾越的鸿沟,竟是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