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真的明白了吗(1 / 2)

楚良才摇了摇头,似是有些不相信地反问道:“真的明白了吗?”

孙铭和常茂闻言,顿时面面相觑,随即脸色微红,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要说国师所讲的道理,他们算是明白了,但是很明显国师要的明白可不是他们所理解的明白,如果非要坚持说自己明白了,那么人家说明白了什么,来讲一讲,他们岂不要抓瞎。

真是害怕什么就来什么,果然下一刻,只听楚良才冷哼一声说道:“既然你们都说明白了,那就请常知府来说一说,夏州今后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

楚良才声音忽然变的严厉,常茂瞬间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从今晚的谈话中不难看出,国师是那种喜欢脚踏实地、一心做事的下属,你可以对某些事情不了解,没关系努力弄清楚再予以攻克就好,一知半解就瞎表态恐怕要挨板子的。

然而,事已至此,如果什么也不说,承认自己压根儿就没有明白,那就等同于一种无形的欺骗,后果只会更加严重,说不定国师一下子对自己失望透顶,那么很可能自己好不容易获得夏州知府这个大有可为的平台,立刻说没就没了。

因此常茂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下官认为,夏州的定位就是一个中转站,未来主要辐射的对象就是吐蕃和西域,同时夏州也承担着带动整个青康行省协调发展的重任,等到吐蕃和西域两地发展起来以后,就能反哺夏州,从而继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把这种反哺的资源通过夏州的中转惠及整个大兴。”

常茂说完,内心颇有一些惴惴不安,一旁的孙铭却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的理解和常茂所说的大差不差,只不过他是青康行省的总督,应该把夏州和吐蕃分割区看成是一个整体,仅此而已,而他庆幸的是,常茂总算是说出来了,否则他这个推荐人怕是真的要被国师问责了。

其实,现场除了孙铭和常茂,还有一个人的手心里捏着一把冷汗,此人便是夏州军事基地主将刘大根,同坐的高宁和胡峰可是要随国师继续出征的人,因此他们二人的心里面不会有任何负担,可刘大根作为夏州的军事首脑,对于夏州的定位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国师没问他不等于不能问他,以他对自家少爷的了解,他刘大根可是应该比孙铭和常茂更加了解夏州定位的人,毕竟他可是比孙常二人更加了解国师的战略思想,可他自问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倘若楚良才真的当面问出来,他可是要丢人丢到家了。

想到此处,刘大根悚然一惊。一直以来,他都把自己单纯地定位成一个军事教官的角色,除了要确保夏州的绝对安全之外,就是承担朝廷士兵的训练,为远征军作战部队输送新鲜血液的任务,却从未想过自己还能为夏州的发展做点什么其他的贡献。

再一想,为什么同为特种小队出身的戴谢能够做到统管西域一地军政事务的大臣,而自己却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夏州军事基地主将。是他压根儿就眼皮子太浅,放着夏州这个百废待兴的平台不去利用,反而整日窝在军营里自怨自艾,真是活该自己没出息。

好在楚良才始终掌控着场上的谈话尺度,既然自己已经说过,今天的谈话纯属闲聊,那么有些人、有些事敲打敲打也就够了,无论是常茂、孙铭还是另一侧的刘大根,脸上的表情变化他都尽收眼底,再咄咄逼人下去的话,可真要把人给吓住了。

平心而论,楚良才对于常茂这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毕竟他才刚刚从京州那个尔虞我诈的官场环境中走出来,多听多看少说话本就无可厚非,短时间内想要深刻地理解大一统战略的核心思想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常茂能有目前的表现已实属不易。

但是,楚良才先前的讲话其实才只说了一半,在他看来想要理解大一统战略的内涵,就需要找一个县城的模板来参照,夏州目前的发展现状只能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