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隐忍(2 / 2)

每猜测到皇帝有什么心事的时候,他都会及时出现,而常安只需上一盏茶便自觉守在门口,至于人家翁婿二人说了什么,他也从来不会主动去偷听。

这次一如往常,严华来见赵毅恒是为国师向朝廷请调一百储备官员的事情,虽说赵毅恒在朝堂上已经痛快地答应了国师的奏请,但实际上要在短时间内选出一百名储备官员,而且要求有过相关工作履历的在职官员,实在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使。

要知道,国师要使用这些官员可不是让他们去享福的,而是要让他们深入到吐蕃或者西域之地任职,况且没有什么轮换期限一说,这就要求后备官员们不仅要有实际的任职经验,而且要背井离乡,长期驻扎在遥远的苦寒之地。

从政治层面上来说,这当然是为巩固大兴政权而提前布局的不二手段,但真正实施起来确实困难重重,况且这已经是国师楚良才第二次向朝廷征调储备官员,上一次大家还没有摸清楚国师的用意,有些年轻官员一时热血上头就跟随远征军而去,如今被发配到那吐蕃苦寒之地才知道后悔却是说什么都晚了。

而这一次,国师要求征调一百储备官员的名额,偌大的京州皇城之地,竟无任何一名年轻官员愿意主动报名,地方州府官员更是各种推脱,直言现有官员都是各司其职,根本就没有富余人员能够派出来,请求朝廷酌情免除此项征调。

真是岂有此理!倘若是朝廷给那个官员升职征调的话,这些人估计跑的比兔子还要快,如今大概是得知要被派往吐蕃或者西域,他们一个个就做起了缩头乌龟。然而皇帝陛下已经答应了国师,并且下了圣旨的,哪里还有他们讲条件的余地。

严华来找皇帝赵毅恒汇报的目的,其实很是无奈,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往吐蕃和西域安置自己人的机会,无奈却因为朝中官员的自私心理作祟,恐怕即使朝廷严令下去,最终能够召集起来的也是一帮无权无势,经常遭受打压的官员。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