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自身的定位(2 / 2)

部落,并协助当地州府官员完成自治区域的行政管理和军事基地建设。

最后,由楚良才亲率远征军剩余兵力,直抵夷州征伐百越国。不过,这三线中唯有楚良才自己这一线,不仅目前兵员不足,而且因为他还将在夏州停留较长时间,处理吐蕃、以及西域的发展建设事宜,所以暂时不会启动。

不过,由于唐乙的部队不久之后就会拔寨出征,他也将随军前往吐蕃的分化区域进行巡视,所谓分化区域就是从吐蕃领土中直接划归大兴临近州府直接管辖的区域,但在具体行政体制中仍将采取区域自治的大政策,只不过相应州府衙门权力更大一些,自治区域吐蕃官员仅限于参政议政的角色。

这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制度,楚良才在圣城的时候已经制定完成,并且委托朱隆德赞和赵毅仁、蒋卫平等人协助处理。如今一段时间过去,他需要亲自去到当地进行探访,看看制度中是否有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地方。

随着楚良才将众多的部将推向台前,他自身的角色定位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由原来的引导者、开拓者变成了现在这种幕后推手的角色。

事实上,收到楚良才影响的又何止他的那些部将,如今他离开茂州已经一年有余,甚至中途唯一一次回去,却连茂申荒三州的知府一个也没有见,但李夏升、顾衡、刘前等人却早已成为州府内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蜕变绝不是因为有太上皇坐镇申州才会如此,而是楚良才尚未出征之前已经对他们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者,现任的驻土大臣蒋卫平、夏州知府孙铭,甚至就连被楚良才亲手摘去王冠的库勒格和朱隆德赞等人都在楚良才的影响下,成为实现他华夏大一统战略的主力干将。

而且,这些还都只是没有得到楚良才亲自教导的政治盟友,那些从烟霞山走出来的无论是特种小队成员,还是特种营士兵,烟霞学子才是帮助他实现雄心壮志的坚强后盾。

无形之中,楚良才已经在自己传承人类文明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稳。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