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的鬼子驻军(2 / 3)

别的、携带有轻机枪的鬼子征粮队开始发生‘神隐’现象。

十几头派往村庄征粮的鬼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更大规模的鬼子下乡倒是安全了,然而出动大部队却需要配发额外的‘作战分’口粮。

讽刺的是,鬼子长官们很快发现大规模征粮队出动,消耗的粮食比收获的还多。

最终,恼羞成怒的寺内寿一只能把一切的问题都归咎于张弛,寄希望于通过消灭张弛的部队彻底肃清勃固的抵抗力量。

(白鹰后来在两河流域也是这么想的,以为打死最大的抵抗头头就能万事大吉,最后...)

于是‘三路围攻’计划仓促上马。

------

时间回到12月初的时候,寺内寿一的三路围攻计划在昭和参谋们一番协作下逐渐成型。

由于一直以来张弛巧妙地将 212 师部队化整为零, 对周围的鬼子各部进行机动袭击。

鬼子完全无法深入到他的控制区,难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同时,在张弛的授意下,当地侨民、北逃的难民、从滇省西逃的难民等大量人口在9到12月内迅速扩张,目前整个克揿邦的土地几乎都被乾国侨民所占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导致鬼子即便想找几个土人做‘带路党’都找不到,使鬼子在克揿邦陷入了极度的情报黑暗中。

最终,整个克揿邦地区在鬼子的地图上都陷入了“战争迷雾”中。

与之相反,整个克揿邦境内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传往 212 师指挥部,这为张弛接下来的作战提供了大量便利。

为了破解这种困局,鬼子进行了几次空中侦查。

然而多架鬼子侦察机被 212 师航空队的P-40和F4U击落,屡屡受挫。

在这种无奈的局面下,缺少情报支持的昭和参谋们只能制定一个较为保守的作战计划。

连 212 师主力驻地在哪都不清楚的他们只能设计了一个以“多点散开、压缩空间”为核心的围攻计划。

试图通过分散多路围攻,逐步挤压张弛部队的活动空间,寻找其主力部队的踪迹,进而发动决战。

-----

“以上,就是鬼子的作战思路。非常传统的多路围攻,意图通过主力会战来一举解决问题。事实上,他们这套战术与之前在乾国内的几次会战并无二致。”

宽敞的作战会议厅内此刻充满了凝重的气氛,师参谋长谭志杰站在挂满地图的讲台前,手中教鞭指向地图的几个标注点。

台下的营级以上军官们无一例外地正襟危坐,每一双眼睛都紧紧盯着地图和谭志杰手中挥动的教鞭,神情专注地听着参谋长讲解。

“根据可靠情报,此次出动的敌军共有第 15、33、56 三个师团。”谭志杰声音稍微抬高了一些,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需要特别留意的是,这些都是扶桑的三单位制师团,麾下各只有3个步兵联队。”

“不过,第 15 和第 56 师团都只出动了一个步兵联队及配属部队。敌人的主力则是从新平洋出发的第 33 师团的2步兵联队和其配属的第 15 军下辖的战车第 14 联队。”

讲到这里,谭志杰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圈台下的军官。

4个鬼子步兵联队及配属的炮兵、工兵、后勤、医疗、战车单位,这毫无疑问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每个人的表情都逐渐绷紧了些,有人紧握着双拳,有人低头思索。

那些数字和部队名号,在他们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即将到来的严峻战局。

“敌人的总兵力大概在2万人左右。(战兵1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