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金钱的动力非常大(1 / 3)

赵旭巧舌如簧地向宋钦宗进言:“陛下,如今我大宋国力昌盛,但财富积累仍需进一步加强。臣以为,那倭国之地蕴藏着大量的金矿和银矿,若能派遣更多的能人义士前去开采,必能为我朝带来丰厚的收益。”见宋钦宗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赵旭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此次微臣来到临安,受到了极为隆重的接待。不仅如此,还有众多仁人志士纷纷送来美女以示敬意。这些人的心意拳拳,皆是出于对陛下和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啊!”

顿了一顿,赵旭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接着道:“既然他们如此忠心耿耿,何不让这些人一同前往海外,参与金矿银矿的管理呢?一来可以发挥他们的才能,二来也是对他们忠诚的一种回报。如此一来,可谓是两全其美之策呀!”

果不其然,当宋钦宗将此事提上议程之后,临安的一众官员们听闻消息,无不对赵旭感激涕零、感恩戴德。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这位驸马爷真是深知为官之道,竟能想出这般妙招来照顾大家的利益,当真是体贴入微,想众人之所想呐!于是乎,这些官员们看赵旭的眼神越发恭敬起来,仿佛他就是众人的福星一般。而赵旭则面带微笑,坦然接受着众人的奉承与赞美,心中却早已乐开了花。

最后在赵旭的一再推荐之下,光是临安府这里宋钦宗就挑选了100多名官员,任命他们到倭国去,全面督促开采金矿和银矿的各种事宜,可是如果这些人全部到倭国去开采金矿和银矿,临安管辖的这一大片区域就会出现一片空白,自然还需要大量官员进行补充。可是这些人在得到任命之后,马上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一起远渡重洋到海外发展大宋天子的事业,关于到底是谁来接任自己的现在职位,已经不那么上心,对于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的表现,宋钦宗自然也是非常满意。

毕竟在临安这里也滞留了一段时间,最后宋钦宗只能带领随行人员开始全面返回东京汴梁,赵旭夫妻自然高高兴兴跟随在宋钦宗身边。别看此时已经进入深秋,江南四处的景致还是那么优雅美丽,只不过随着队伍慢慢来到北方,才显示出了落叶那种清凉。

宋钦宗回宫之后,首先要到皇宫中拜见自己的父亲,然后在皇宫中好好休养了三日之后,才正式上朝。这三天,宋徽宗自然是见到宋钦宗带回来的那些奇珍异宝,同时也见到了那些自己从未见到过的动物,当他见到宋钦宗带回来那些长期生存在岛屿上的土着人之后,也是感觉到这个世界比想象中要大了许多,要不是自己上了年纪,还真想到海外去见识见识。

宋钦宗上朝的第一件事,自然要讲述自己出行一年以来,在海外的各种开发,当他告诉满朝文武,现在吕宋所有百姓已经全部纳入大宋版图,接下来要派遣大量官员到那里去上任,使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马上开始窃窃私语。由于最近蔡京已经全面接管了辽东的广大区域,而那里却是缺少大量官员述职执政,于是这些天来,蔡京一直在上奏宋徽宗,请求将朝中以及地方上的能贤之辈派遣到辽东述职,接下来必须将那一片广袤的疆域全面治理。

宋徽宗这一生并没有太多的功绩,自然对开疆拓土有着一定的执念,尽管早年间他曾经收复过陇西一大片疆域,可是和如今辽东那一片几千里的疆域比起来,宋钦宗更是认可辽东这一大片广袤之地。特别得知整个高丽的疆域已经直接划入大宋的领土,这自然是一件可歌可泣的事情,所以,宋徽宗也在极力推崇派遣大量官员到那里去述职。

现在大家突然听到,还要派遣一部分官员到海外去,自然都有些搪塞之意,毕竟在大宋领土上好端端的生活,有谁愿意远渡重洋到海外去发展?结果大家不说话,宋钦宗也没有继续把这个话题说下去,只是简单的告诉大家,不愿意去的也可以,既然大家都不想去,接下来自己会安排其他人员去海外去述职,到时候大家也无需再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