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心照不宣(一):皇命令旗的来历(2 / 3)

那贼人是在挑战我大季的国威!

是在打我父皇的老脸!

想我泱泱大季,礼仪之邦。

这漠州府虽偏,平水县虽小,也是德化之地。

可如今,却一而再的发生盗案,被偷的还是外国粮商。

这莫塔里要是回到特马西公国一宣传,岂不整个外国都知道了?

到那时……

我大季威严何在?

我父皇脸面何存?”

郑清泉一脸错愕,连忙起身下跪。

“殿下息怒!

都怪卑职领导无方;

怪赵县令治县无能;

怪洪班头办案不力。

辜负了朝廷和殿下的厚望,卑职等罪该万死,还望殿下以贵体为重,暂息盛怒。

卑职回去后,一定尽力催办,让赵县令他们早日抓捕那名恶贼,以泄殿下心头之恨。

只是……

这粮食交易涉及民生,与盗案也似乎无甚关联……

卑职斗胆,还请殿下收回成命,解除禁令。”

“不行!”方景凌说的斩钉截铁,义愤填膺。

“那外国粮商莫塔里,在我大季丢了祖传宝物,已是十分可怜。

如今市面上的粮价已经翻了三倍有余,正是米珠薪桂之时,如何能再让他继续破费?

这岂是我大季待客之道?”

郑清泉人都麻了。

二皇子啊……

卑职没记错的话,你可是连莫塔里的面都还没见过啊。

心里的话,郑清泉哪里敢说出口,只好继续旁敲侧击。

“殿下如此体恤下情,莫塔里若得知,必然铭感五内,不忘于怀。

殿下公而忘私,卑职不胜佩服。

只可惜府道官员,未必都能理解殿下苦心。”

“郑大人此言何意?”

“殿下既然垂问,卑职不敢隐瞒。

府道官员中,多有不理解殿下苦心者,说殿下……”

眼见郑清泉故意装出一脸难色,方景凌心下暗笑,朝付诚递了个眼神。

付诚会意,开口追问,“他们说殿下什么?”

“他们说殿下虽然是镇北大将军,却也无权干预漠州府政务……

他们还说,这事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必然要责备殿下。”

方景凌若有所思,“这样啊……”

沉吟片刻,方景凌看向付诚,“付将军,郑大人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郑清泉连忙解释:“殿下误会了,卑职方才所言,是其他府道官员的意思,并非卑职……”

没等郑清泉辩解完,付诚的声音已然响起。

“启禀殿下,属下认为郑大人所言差矣。

殿下虽无管辖漠州府道官员之权,却有皇命令旗。

莫塔里失窃一案,事涉皇家脸面,大国威严。

殿下所颁禁令,亦非为了自身,意在避免特马西公国粮商利益受损。

此举于两国交好有百利而无一害,即便日后传至陛下耳中,陛下亦必能谅解。”

方景凌看向郑清泉,“付将军的话你都听见了?”

郑清泉一愣,“卑职听见了。”

“听见了就好。”方景凌点点头,看向付诚:“付将军。”

“属下在!”

“给郑大人讲讲皇命令旗的来历和用处。”

“属下遵命。

天顺二十一年,二皇子掌大将军印,挂帅季北。

陛下特制王命令旗,以重帅权。

天顺二十二年,季北大捷。

陛下龙颜大悦,赐军名季凌,并亲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