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赵政通过调查后发现,宋朝真的是烂到骨子里。要不是这些年有父亲的镇压,现在的情况还不好,内忧外患也就算了,国内改革派和守旧派正在闹得不可开交。
赵政手持所搜集之资料,寻至赵曦。赵曦凝视资料上所书情形,面色阴沉,沉声道:“即便如今有战王戍守边疆,局势亦颇为严峻。”
“嗯,此乃父亲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若不然,待辽国来犯……”赵政望着赵曦,缓声道。
“呵,彼等终日只知争权夺利,岂会顾及百姓死活。”赵曦言罢,眼神中闪过一缕杀机。
赵曦想着满朝文武为自身利益,屡屡迫使国朝退让,目光冷冽,寒声道:“善,甚好,未料想父亲之‘仁政’竟成最大笑柄。”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主动出击?”赵政提议道。
赵曦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只是……此举需从长计议。当务之急,应先稳固朝堂。”
“我有一计,可助你铲除异己。”赵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曦见状,心中了然,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们可以利用改革派和守旧派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牵制。”赵政压低声音说道。
赵曦点了点头,“此计甚妙。不过,如何操作呢?”
赵政微微一笑,“我们可以在暗中推波助澜,挑起两派之间的争斗。同时,利用一些把柄,将那些有异心的大臣逐个铲除。”
赵曦思考片刻,“可行。但此事须谨慎行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赵政胸有成竹地说道。
于是,二人开始精心策划,准备一场惊心动魄的朝堂风云。数日后,朝上再次因为政见不同而争论不休。改革派主张推行新法,加强国家实力;守旧派则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应当保持现状。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赵政在暗处观察着这一切,悄悄将收集到的守旧派贪污受贿的证据交给赵曦。赵曦在早朝上将证据一一抛出,引得众人哗然。部分守旧派大臣顿时脸色惨白,难以辩驳。
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查此事。借此机会,赵曦和赵政成功铲除了一批有异心的大臣,同时也使得改革派的力量得到了增强。朝廷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但他们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连数日的科举考试,犹如一场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就连平日里身强体壮、常年跟随舅舅和战王习武的盛长枫,也感到有些难以招架。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时,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般,一头栽倒在床上,与同样精疲力竭的哥哥盛长柏一同陷入了沉沉的梦乡。
林噙霜静静地坐在床边,目光忧虑地凝视着熟睡中的盛长枫。她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已经睡了许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担忧:“这样下去真的没问题吗?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呢?”她轻声呢喃道。
站在一旁的盛墨兰努力睁开惺忪的睡眼,安慰母亲说:“没事的,娘亲。爹爹之前不是说过嘛,参加科举本来就是一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所以考完试后需要好好休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啦。”尽管嘴上如此说着,但她其实心里也明白,这次科举确实把哥哥累坏了。
然而,林噙霜依旧无法完全放下心来。她深知自家儿子的身体素质向来不错,可如今却能睡得这般昏天黑地,可见这场科举考试给他带来的压力之大。她暗自思忖着,或许应该找个机会跟丈夫商量一下,看看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儿子更快地恢复元气。毕竟,作为母亲,看到孩子如此辛苦,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实际上,这些人并不了解实情。事实上,盛长枫面临如此困境并非源于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