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香菱入园学诗忙(3 / 6)

个动弹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说?”

宝钗说:“早上隐约听到一句,也不确定。我也正要去看你奶奶,没想到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

平儿咬牙切齿地说:“都是那个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上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里看到几把旧扇子,回家后看家里所有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立刻叫人到处寻找。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活的冤家,外号叫石呆子,穷得连饭都没得吃,偏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费了好大劲,见了这个人,再三劝说,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稍微看了看。据二爷说,这些扇子是再也找不到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都是古人的真迹。因此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偏那个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办法,天天骂二爷没能耐。已经答应给他五百两,先给银子再拿扇子。他还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能有什么办法?谁知道雨村那没天良的听说了,就设了个法子,诬陷他欠了官银,把他抓到衙门里去,说他欠官银,要变卖家产来赔偿,把这扇子抄了来,按官价送给了老爷。那石呆子现在死活不知。老爷拿着扇子问二爷说:‘人家怎么就弄来了?’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小事,弄得人家倾家荡产,也不算什么本事!’老爷听了就生气了,说二爷拿话堵他,因此这是第一件大事。这几天还有几件小事,我也记不清了,所以都凑在一起,就打起来了。也没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乱打了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说姨太太这里有种丸药,治棒伤的,姑娘快找一丸给我。”

宝钗听了,忙叫莺儿去要了一丸来给平儿。

宝钗说:“既然这样,替我问候奶奶,我就不去了。”

平儿答应着去了,这些细节就不说了。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人都去了贾母那里,她便往潇湘馆来。

这时黛玉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然很高兴。

香菱笑着说:“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无论如何教我写诗,就是我的福气了!”

黛玉笑着说:“既然要写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然不是很懂,大体上还能教你。”

香菱笑着说:“如果真的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烦我。”

黛玉说:“这有什么难的,不过是起承转合,中间的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如果有了奇妙的句子,连平仄虚实不对也没关系。”

香菱笑着说:“难怪我常拿一本旧诗,偷空看一两首,有的对得非常工整,有的却不对,又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也有对得顺的,也有二四六对错的,所以我一直很疑惑。现在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都是次要的,只要词句新奇就好。”

黛玉说:“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终究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立意。如果意境真切,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自然就好,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着说:“我就喜欢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有趣!”

黛玉说:“绝对不能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为不懂诗,所以看到这种浅近的就喜欢,一旦陷入这种格局,就再也学不出来了。你只听我说,如果你真心想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先读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接着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的作品作为基础,然后再看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作品。你又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