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纷纷给贾政打圆场:
“老爷,要不改天再题?”
贾政虽然有点不乐意,但一想到贾母会担心,就笑着调侃道:
“这小子,也有才思枯竭的时候啊。行,给你一天时间,明天再不行,我可要家法伺候了!这可是门面担当,得好好琢磨!”
一行人继续他们的游园大业,贾政这才发现,从进门到现在,也就逛了半拉子地方。
这时,有人来报,说雨村那边有动静了。
贾政乐了:“看来今儿个是逛不完了。不过,咱们从这边溜达出去,也能看个大概。”
说着,就带着客人来到了一座大桥前,河水哗啦啦地流,跟水晶帘子似的。
原来这桥还是个闸门,专门引水进园子的。
贾政好奇这闸的名字,宝玉随口就来:“这是沁芳泉的源头,就叫‘沁芳闸’吧!”
贾政一听,乐了:“嘿,你这小子,偏不用‘沁芳’二字,咱们得有点新意不是?”
接着逛,他们经过了清雅的小堂屋、简陋的茅草屋、石头砌的围墙、花编的门窗,还有藏在林子里的尼姑庵、道姑房,以及那些七拐八拐的长廊、方方正正的楼阁、圆圆滚滚的亭子。
贾政走得腿都酸了,也就没细逛。
突然,眼前又冒出一座院子,他笑道:“哈哈,这回可以歇歇脚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着,就领着大家穿过桃花丛,绕过竹篱花障编成的月洞门,一进院子,嘿,粉墙黛瓦,绿柳依依,美得跟画似的。
贾政和众人就这么悠哉游哉地走了进去。
嘿,一进门,两边游廊手拉手,就像欢迎咱们的大拥抱。
院子里,几块山石悠闲地躺着,一边芭蕉叶轻轻摇曳,另一边呢,一棵西府海棠傲立其中,那架势,活脱脱一把撑开的绿伞,上面还挂着红宝石似的花朵,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大家一看,眼睛都亮了:“哇塞,这花绝了!见过那么多海棠,就数它最妖娆。”
贾政大叔慢悠悠地说:“这啊,叫‘女儿棠’,外国的贵族花。传说是‘女儿国’的特产,那地方海棠遍地,不过嘛,听听就算了,别太当真。”
大家一听,乐了:“虽然不靠谱,但这名字咋就这么火呢?”
宝玉小哥跳出来解释:“估摸着是诗人大佬们觉得它红得像姑娘的脸蛋,弱得像生病的姑娘,一股子闺房味儿,所以才叫‘女儿棠’。后来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流传开了。”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直呼内行。
聊着聊着,大家就在廊下榻上开起了茶话会。
贾政提议:“给这地儿整个响亮的名字呗!”
一个客人说:“‘蕉鹤’怎么样?文艺范儿十足!”
另一个不服:“‘崇光泛彩’才是王道,听着就高大上!”
众人一拍即合:“‘崇光泛彩’,就这了!”
宝玉也点头,但突然又叹了口气:“可惜啊可惜。”
大家一脸懵:“咋的了?”
宝玉解释说:“这儿芭蕉海棠并存,红绿相间,多和谐。光说芭蕉,海棠寂寞;光说海棠,芭蕉也孤单。得找个词儿,把俩都夸了。”
于是,宝玉一拍大腿:“‘红香绿玉’,完美!”
贾政却摇头晃脑:“不行不行,不够味儿。”
接着,咱们就进了屋。
哇塞,这装修,简直闪瞎眼!
四面都是雕花木板,什么流云、蝙蝠、松树、梅花、山水、花鸟,应有尽有,都是大师级作品,还镶着宝石,闪闪发光。
隔断也是五花八门,圆的、方的、花的、叶的,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