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花瓶错落有致,整个房间布置得既讲究又不失温馨。
老嬷嬷们热情地招呼黛玉上炕坐,炕沿上俩锦褥子对得整整齐齐,但黛玉估摸着这位置可能暗含玄机,便婉拒了,选了东边的椅子优雅落座。
这时,本房的丫鬟们机灵得很,茶水立马就端了上来。
黛玉轻抿一口,边喝边细细打量这些丫鬟,一个个妆容精致,服饰华丽,举止间透着股子大家风范,果真是与众不同。
茶香袅袅间,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笑盈盈地走来,说:
“太太请林姑娘挪个窝,到那边坐坐。”
老嬷嬷一听,立马又领着黛玉穿梭起来,来到了东廊的三间小正房。
这屋里,炕上横着张炕桌,书籍茶具堆得满满当当,看来王夫人也是个爱书之人。
靠墙那边,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透着股子岁月的味道。
王夫人自个儿坐在西边下首,也是半旧的青缎坐褥,一派随和模样。
见黛玉进来,她连忙往东让座,黛玉心里明镜似的,这八成是舅舅贾政的专座。
炕边三张椅子,也是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选了张坐下。
王夫人一个劲儿地拉她上炕,最后黛玉只好挨着王夫人挤了挤,两人挨挨擦擦的,倒也亲热。
王夫人开始拉家常:
继续阅读
“你舅舅啊,今儿个斋戒去了,得改日再见。
不过有句话我得嘱咐你,咱们家三个姑娘,个个都是好样的,以后你们一块儿读书认字、学针线、玩耍,可得互相谦让着点。
但有件事儿,我得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家里有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一个,今天庙里还愿去了,晚上你见了可别吃惊。
他啊,谁都敢惹,你记得躲远点,连你姐姐妹妹们都绕道走呢!”
黛玉以前也常常听老妈总爱念叨那位二舅母家的表哥,说是含着玉出生的奇人,淘气得能上房揭瓦,书本一丢比扔废纸还利索,就爱往姑娘堆里扎,外祖母还宠得没边儿,全家上下都绕着他转。
这不,一听王夫人那话茬儿,心里头明镜似的,准是他没跑了。
黛玉笑着接茬:
“舅母说的,莫非就是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哥?家里时,娘亲也常提,说他比我大上一岁,小名叫宝玉,淘气归淘气,对咱们姐妹倒是挺上心的。
我这来了,自然是和姐妹们腻一块儿,兄弟们嘛,自有他们的天地,我哪敢去搅和。”
王夫人一听,乐了:
“你这丫头,还不知其中奥妙呢!宝玉这孩子,打小就被老太太宠上了天,跟姐妹们一起娇生惯养的。
姐妹们要是哪天不搭理他,他还消停点;要是一搭理,嘿,他那小宇宙就爆发了,整出一堆幺蛾子来。
所以啊,我得提醒你,他那张嘴,甜的时候蜜里调油,野的时候没大没小,疯起来更是没边儿,你别往心里去。”
黛玉连连点头应承。
正说着,一小丫鬟匆匆来报:
“老太太那边饭好了,请夫人和姑娘移步。”
王夫人拉起黛玉,俩人从后门溜烟儿似的穿过长廊,拐过角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南北通透的夹道映入眼帘。
南边是座小巧的抱厦厅,北边则是粉嘟嘟的大影壁,后面藏着个温馨的小屋。
王夫人笑眯眯地指给黛玉看:
“看,那就是你凤姐姐的闺房,以后缺啥少啥,找她准没错。”
院门口几个小厮,跟一排小松树似的站得笔直,见王夫人来了,个个儿跟见了猫的老鼠似的,一动不动。
穿过一道穿堂风,贾母的后院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