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十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下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和太子伯服,然后诸侯们拥立姬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而此时周幽王的残余势力,则拥立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余臣为王,史称周携王。周平王和周携王各自称王,周王朝出现二王并存的情形。在这个时刻,晋、秦、郑等国选择辅佐周平王。然后平王东迁,晋文侯同郑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平王完成东迁。护送平王东迁,都获得了天子的赏赐。晋文侯二十一年,公元前760年,晋文侯杀死了周携王,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史称“文侯勤王”。
曲沃武公夺取了晋侯湣的位子,自立为武公(公元前715年-公元前677年),开脱了晋国基业。其父曲沃庄伯(公元前731年-公元前716年),其祖曲沃桓叔(公元前745年-公元前732年)。三代共为曲沃之主长达68年。从此晋国统一。晋献公(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51年),是晋武公之子。之后是晋献公的儿子奚齐、卓子、夷吾(晋惠公,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夷吾儿子晋怀公,然后才是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
晋文公让太史郭偃占卜,郭偃说:“大吉。这是黄帝战于阪泉之兆。”
注:1.【阪泉:河北涿鹿县东南】
2.【阪泉之战,发生在三皇五帝时代。是皇帝和炎帝两部落联盟之间在阪泉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黄帝统一华夏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和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战争结果是黄帝部落获胜,确立了黄帝的领导地位,并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
晋文公说:“这么大的功劳,我怎么敢跟黄帝比呢(寡人何敢当此)?”
太史说:“周王室虽然衰落,天命没有改变。今天的周王,就如同古代的帝王。他肯定能够战胜叔带的(周室虽衰,天命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其克叔带必矣)。”
晋文公又说:“再为我筮卜一下。”
得《乾》下《离》上,《大有》之卦,第三爻动,变为《兑》下《离》上《睽》卦。郭偃解释说:“《大有》之九三云:‘公用享于天子’。战克而王享,吉莫大焉。《乾》为天,《离》为日,日丽于天,昭明之象。《乾》变而《兑》,《兑》为《泽》,《泽》在下,以当《离》日之照,是天子之恩光照临晋国。又何疑焉?”
晋文公大悦,于是就检阅兵马(乃大阅车徒),分左右二军,任命赵衰为左军大将,魏犨为副将;郤溱(xi qin)为右军大将,颠颉为副将。晋文公引领狐偃、栾枝等,左右策应。
临出发时,河东(黄河东岸,晋国地盘)守将报告:“秦伯亲自统帅大军勤王,已经来到河上,很快就要渡河了。”
狐偃上奏说:“秦公志在勤王,之所以屯兵在黄河边上,是因为前往东边的道路不通的缘故(所以顿兵河上者,为东道之不通故也),比如草中之戎,丽土之狄,都是车马必经之路,从来都没有与秦国有过交流,担心不是那么顺利,所以迟疑不敢前进。主公就派人行贿给两个夷人部落,告诉他们我们要借道前去勤王,两个夷人部落肯定听从,再派人去谢绝秦君,就说晋国已经派出军队,秦军就会撤回了。”
注:1.【草中之戎:今山西东部。《国语.晋语四》:晋文公‘乃行贿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韦昭曰:‘二邑戎、狄,间在晋东’】
2.【丽土之狄:春秋时期众狄之一部,亦称骊土之翟,分布于今山西晋城县南。丽土指骊戎故地,原居住于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后迁至山西晋城县,晋献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晋灭骊戎,众狄入居骊戎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