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周郑交质(2 / 3)

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在位,在位23年。周平王之孙。人物生平:继承君位、干涉晋国、无礼郑国、访问鲁国、繻葛之战、拥立晋君。】

周桓王哀伤他的父亲在郑国作为人质这么多年,还没来得及登基就死了,心中怨恨郑国。

私下里与周公黑肩商议:“郑伯曾滞留太子在郑国做人质,对于我,他必然轻视,君臣之间可能不好相处。虢公办事谨慎、恭敬,我想让虢公替代郑伯在朝中的位置,你看如何?”

周公黑肩上奏说:“郑伯为人刻薄寡恩,不是忠顺的臣子。由于我周朝东迁洛邑(洛阳),晋国和郑国的功劳最大。现在您刚刚即位,就马上要削夺郑伯的权利,恐怕郑伯发怒,会有反抗,发动叛乱,要三思而后行,不可不防啊。”

周桓王说:“我不能再受他的控制了,我意已决,就这么定了,爱咋咋滴。”

次日早朝,周桓王对郑伯说:“你是先王的大臣,我不想让你在我这里屈就了,你自行其便吧(卿乃先王之臣,朕不敢屈在班僚,卿其自安)。”

郑庄公上奏说:“老臣早就应该辞职了,现在就告辞(臣久当谢政,今即拜辞)!”

满腹怨气,气愤愤的走出朝堂。

大骂到:“这小子是个负心之人,不值得辅佐。”

即日驾车回国。

郑世子忽率领众官员出城迎接,问为啥辞职了?郑庄公将周桓王劝退的话说了一遍,众人都有愤愤不平之意。

大夫高渠弥说:“我们的国君两代人都在朝廷辅佐天子,这是多大的功劳啊,况且以前的太子在我们郑国做人质滞留期间,我们对太子一直恭恭敬敬,从未怠慢和轻视。现在新任天子一上任就任用虢公替代我们君主,这事做的不地道啊。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我现在就带领军队,杀入京城,废了现在的天子,再立新王,到那时,天下诸侯哪个不畏惧我们郑国,都得看我们郑国的眼色行事,这样称霸的大业就顺势而成了(何不兴师打破周城,废了今王,而别立贤胤?天下诸侯,谁不畏郑,方伯之业可成矣)。”

注:1.【贤胤(yin):贤能的后嗣。胤,即后代。】

2.【方伯:出自《礼记·王制》,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周初,“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即天子分封诸侯国,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懿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

颍考叔却不赞同,说:“君臣之见的伦理,就好比母与子,主公的心里对母亲都不敢怀有怨恨,又怎么能够怨恨天子呢?所以我劝大家都先忍耐一下,过一段时间再入朝觐见,或许天子就又改变主意了。所以请主公不要冲动,别伤害了先王为朝廷战死的忠臣名声啊。”

大夫祭足说:“二位说的都有道理,都可以采纳。我现在就率领军队直接驻扎在京城的边界,告诉朝廷,就说今年郑国的收成不好,想要在京城附近的地区借点粮食和钱财。如果天子派人来谴责,那么我就有话对付他;如果朝廷没有什么反应,那时再请君主入朝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于是祭足领兵驻扎在温邑(河南温县)、洛邑的边界,向温国的官员借粮,温国官员拒绝了。

祭足就说:“现在地里的麦子都熟了,我自己能收取,何必求你们(方今二麦正熟,尽可资食,我自能取,何必求之)。”

于是命令兵士,自己收割。这就是武力抢劫了哈,但是也仅仅是收割点成熟的庄稼而已,并没有抢劫杀戮。

温国官员看到郑国兵力强大,都不敢抗议、不敢阻拦。

注:1.【温邑、洛邑:东周几内地名。洛邑,指都城洛阳。温邑,周朝几内国名,故城在今河南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