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四)(2 / 4)

更加端方雅正。

刘异每次见到他都心生恶趣味地想戏弄,他常让郑颢随万寿公主管自己叫姑父。

郑颢每次破防都会追着他打。

刘异在上个大舅哥李忱身上丢失的打闹乐趣,又在这个大舅哥身上找回来了。

这次郑颢跟刘异打完,又信誓旦旦保证:

“为了不让我家宸儿跟着你受苦,我一定劝说陛下早点将你调回京城。”

刘异听后轻笑不语。

自己与李忱之间的心结,外人很难体会。

郑就依然是老样子,成亲了也挡不住他每天往万景楼跑。

万寿公主拉着姑母安平公主依依不舍,两个人聊着聊着就变成了育儿经。

刘异、李安平、郑宸在郑家用了晚饭才回到刘宅。

辞别了各方亲戚,接下来几天刘异又在【春风得意】分批设宴,跟金吾卫的萧鄂、孔彪、孟堂、昆仑瓜,和学阀二代的郑言、刘邺、刘瞻、裴铏、于珪、于琮等人告别。

萧鄂早已从中郎将升职为将军,他本以为王会病逝后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职位自己十拿九稳,没想到皇帝为将张议潮的兄长张义潭留在长安,将右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给了张义潭。

萧鄂虽有些不服气,却发现张义潭除了吃喝玩乐对啥都不关心,所以现在右金吾卫的实际掌权者还是萧鄂。

孔彪在刘异去打吐蕃时就继承了他金吾卫右街使的职位,孟堂如今也升职成六品司阶。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昆仑瓜,他已是正五品的右郎将,可以合法纳妾,倩娘的籍册终于可以落入他家。

这次聚会昆仑瓜的弟弟刘乾没来,因为刘乾早已放外做官,目前人不在长安。

除了官职上的提升,这几人近些年通过与刘异合伙做图书出版生意,早赚得盆满钵满,如今他们是长安城里有名的富家。

兄弟们对刘异的离开都很不舍,当晚所有人喝得酩酊大醉,又哭又笑。

第二天刘异又与学阀二代们聚会,他发现这几年学阀二代们境遇天差地别。

郑言随着宰相岳丈崔铉的得势而水涨船高,目前官职做到了左拾遗。

刘瞻于大中元年及第,目前任职太常博士。

于氏兄弟中于珪在大中三年及第,他还是当年的新科状元。

于家五兄弟是北周太师于谨之后,户部侍郎于敖之子。

他家前四个兄弟都已成才,便将荫封的机会留给了最小的五弟于琮。

于琮明年便会去藩镇就职。

当年连考三十年科举,因为唐武宗恩典才得以及第的顾非熊,还在泗州盱眙县当县尉,无法参加这次聚会。

学阀二代们目前只有裴铏和刘邺没有入仕。

刘邺父亲刘三复是坚定的李党,曾做过刑部侍郎。会昌四年刘三复病逝后,李德裕对刘三复唯一的儿子刘邺颇为照顾,令他与自己儿子们一同就读。

新皇登基后李德裕失势被贬,最后客死崖州,刘邺如今彻底失去靠山。

刘邺当天除了来送刘异,也为跟小伙伴们辞行。

他现在无亲无靠,又科举不顺,准备去长江、钱塘江一带游历几年再说。

裴铏这些年醉心创作传奇小说,对科举的事已不大上心。

他席上都是跟众人探讨怎么写好传奇,打探各种八卦故事。

闲聊时最让众人唏嘘的还是李德裕的第三子李烨。

李烨也曾是学阀二代们一员,他父亲李德裕在崖州逝世后,郑言、刘邺等朋友已经许久没听到李烨的消息了。

世事无常,朋友有时走着走着就散了,刘异当天比较伤感。

他向来没装多少墨水的脑